八月辞故里 

明朝 · 张煌言

【八月辞故里】
国亡家破欲何之,
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1〕
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素手分三席,
拟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
怒涛岂必属鸱夷。
〔2〕

译文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国亡家破之际我能到哪去呢?西子湖畔有我的榜样。(于谦和岳飞的墓都在西湖边)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于忠肃(于谦)的功绩可与日月同辉,岳武穆曾经保住了宋朝半壁江山,朝廷给他在西湖边建了祠庙。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很惭愧我抗清复明大业未成,手无寸功,却想和这两位葬在一起。我凭借一颗赤诚之心,想在西子湖畔有一处我的安息之地。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以后有那么一天,在很多素车白马赶到浙东来向我吊丧的路上,东海将会掀起愤怒的狂涛,那狂涛难道是葬在鸱夷里的伍子胥所化的吗?

注释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qián)坤半壁岳家祠(cí)
日月句:日月,指明朝,也有光辉的意思。
于氏,指于谦,见于谦《出塞》作者简介。
乾坤句:乾坤,天地。
岳,指岳飞,见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作者简介。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赤手:空手。
借一枝:即借一枝栖,李义府《咏鸟》:“上林无限树,不借一枝栖”。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chī)夷!
素车:素车白马,指送丧的行列。

赏析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诗题辞故里,而诗人十分明白此去乃辞人世。
面对死亡的命运,抗清英雄张煌言在诗中所抒发的,不是对生的留念,也不见半点悲戚。
充塞全诗的是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以及身虽死而志不移的豪壮情怀。
首联点题,述及辞故里、向杭州之行,且表明欲效民族英雄于谦、岳飞,魂归西湖。
二三两联承此而展开,既表达对于、岳二人的景仰之情,又为自己能够为国家民族利益而献身感到自豪。
尾联为全诗情感发展的高潮,慷慨悲壮之气震撼人心。

作者介绍

张煌言(1620-1664),明末文学家,字玄著,号苍水,宁波人,1659年与郑成功合兵包围南京,不果,后因郑兵败而退于浙东一带,不久被俘身亡。

  • 张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