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
-
棷
- 读音
- sǒuㄙㄡˇzōuㄗㄡ
- 部首
- 木字旁
- 笔画
- 12画
- 结构
- 左右结构
- 五笔
-
SBCY
- 拆字
- 木取
- 繁体
-
棷
- 部首笔画
- 4
- 部外笔画
- 8
- 仓颉
- DSJE
- 郑码
- FCXS
- 四角
- 47940
- 统一码
- 68F7
- 笔顺
-
横、竖、撇、捺、横、竖、竖、横、横、横、横折、捺
- 更新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棷zōu(ㄗㄡ)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
⒉ 木柴。
⒊ 古通“菆”,麻杆。
⒋ 树的小叶。
⒌ 盾。
⒍ 棨。
其他字义
棷sǒu(ㄙㄡˇ)
⒈ 古通“薮”,生长着很多草的沼泽:“凤皇麒麟,皆在郊棷。”
统一码
棷字UNICODE编码U+68F7,10进制: 26871,UTF-32: 000068F7,UTF-8: E6 A3 B7。
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相关字词
搜
、李
、来
、杨
、林
、栖
康熙字典
棷【卷六】【木部】
木薪也。从木取聲。側鳩切
说文解字注
(棷)木薪也。按禮運假棷爲藪字。從木。取聲。側鳩切。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