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行望云山 

宋朝 · 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译文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下了一夜的雨,东方刚破晓,诗人出门,影影绰绰地看到天边有连绵不断的山峦。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忽然他发现有一座山峰向上升,于是在对比之下,知道那不动的山,才是真山。

注释

(jì)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可观:壮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方知:才知道。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赏析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从第一句看“时候”,从第二句看“景象”。
重视“霁”的理解。
①善于摄取自然景物的特征,把晓行所见静与动的景致写得变幻神奇。
②把云误当山峰,写得新颖、活泼,很有情趣。
③语言质朴自然,明白如话,却把景物描摹得生动逼真。

作者以自己由错觉到获得真知的体会告诉人们:生活中,常有以假乱真的现象发生,但假象终究不能掩盖真实。
我们想要不被假象所迷惑,就应全面深入地观察事物,以明辨真伪。
(第一层指明其中的道理,第二层应表明我们的态度。
两个要点递进展开。

诚斋体的突出特点就是善于巧妙地摄取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动态。
如《晓行望云山》: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突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晓行望云山》,描写的是自己的新鲜感觉,展现的是诗人的心灵世界。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乾道,知奉新县,擢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权吏部右侍郎官,将作少监。淳熙间,历知常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迁广东提点刑狱。十一年(1184),召为吏部员外郎。历任枢密院检详官,尚书右、左司郎中,秘书少监。十五年,出知筠州。光宗受禅,召除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为实录院检讨官

  • 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