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在中间的成语(共24个)
呆头呆脑
成语解释:呆:痴呆、迟钝。
形容傻乎乎的或迟钝的样子。成语出处: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
目呆口咂
成语解释:咂:用舌头抵住牙齿发出的声音。
目光发呆,口中发出啧啧声。形容吃惊的样子。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2回:“寨中这些兵卒,多是强盗出身,何曾看见如此礼物,见了个个目呆口咂,连尤俊达与连巨真亦啧啧称羡。”
痴呆懵懂
成语解释:懵懂:糊涂,不明事理。
愚笨糊涂,资质低下。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一枝花》:“倒不如痴呆懵懂,甘守着陋巷的这箪瓢。”
书呆子
成语解释:指只知读书而缺乏实际知识的人。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0回:“老夫素日常听人说,读书人每每读到后来入了魔境,要变成‘书呆子’。”
口呆目瞪
成语解释:嘴说不出话,眼发直。形容很吃惊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许仲林《封神演义》第九十七回:“那军士见妲己美貌,已自有十分怜惜,再加他娇滴滴,叫了几声将军长,将军短。便把这些军士,叫得骨软筋酥,口呆目瞪,软痴痴作一堆麻,酥酥成一块,莫能动履。”
楞头呆脑
成语解释:见“楞头楞脑”。
成语出处:余辰《蚕》:“我完全没有听讲,当然不知道李老师提问了什么。现在几乎全班都举手了,这有我们这张桌子上楞头呆脑地坐着两个人。”
愣头呆脑
成语解释:楞:呆,失神。
形容言行鲁莽冒失或发愣的样子。成语出处:余辰《蚕》:现在几乎全班都举手了,只有我们这张桌子上愣头呆脑地坐着两个人。
撇呆打堕
成语解释:装呆作痴。
成语出处:明・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谏父》:“撇呆打堕,早被那人瞧破。要同归知爹肯幺?料他每,不见许。”
痴儿呆女
成语解释:指天真无知的少男少女。
成语出处:宋・秦观《贺新郎》词:“巧拙岂关今夕事?奈痴儿呆女流传谬。”
口呆目钝
成语解释:见“口呆目瞪”。
成语出处:克非《春潮急》二五:“张福寿顿时口呆目钝,半天才小声说:‘我晓得的喃!我又没去戴过红花、吃过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