拊在中间的成语(共14个)
- 扼吭拊背- 成语解释:扼:用力掐着;吭:咽喉;拊:拍击。 
 掐着喉咙,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敌死命。- 成语出处:清・魏源《圣武记》第14卷:“如何而形格势禁,如何而扼吭拊背,愿闻其宜忌,可乎?” 
- 切齿拊心- 成语解释:咬牙捶胸。极端痛恨貌。 -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三》:“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 擗踊拊心- 成语解释:擗:以手拍击胸膛。 
 踊:以足顿地。
 拊:敲击。
 指捶胸顿足,敲击心口,极尽悲哀。- 成语出处:汉・扬雄《元后诔》:“四海伤怀,擗踊拊心,若丧考妣。” 
- 被发拊膺- 成语解释:被:通“披”;拊膺:拍胸。 
 披散头发捶拍胸脯。形容悲愤、痛心到极点。- 成语出处:唐・杨炎《灵武受命宫颂序》:臣等若不克所请,与亿兆之众将被发拊膺号于天而诉于帝矣。 
- 扼亢拊背- 成语解释:扼:用力掐着。 
 亢:通“吭”,喉咙。
 拊:击,拍击。
 掐住喉咙,捺住背脊。比喻控制要害,制敌于死命。亦作“扼吭拊背”、“扼肮拊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