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在中间的成语(共126个)
全受全归
成语解释:封建礼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父母,应当终身洁身自爱,以没有受过污辱损害的身体回到父母生我时那样。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祭义》:“父母全而生之,于全而归之,可谓孝矣。”
自受自作
成语解释:受:承受。
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受累。成语出处: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二折:“岂不闻天网恢恢,也是我自受自作。”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成语解释:当:应当,应该;断:决断。
指应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不决断,就会产生祸乱。指做事应当机立断,否则就会贻害无穷。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道家之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乃是也。”
男女授受不亲
成语解释: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
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满招损,谦受益
成语解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成语出处:《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谦受益,满招损
成语解释: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成语出处: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成语解释:杖:用棍子打。
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小菙则待笞,大杖则逃。”
虚受益,满招损
成语解释:虚: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成语出处:清・李沂《秋星阁诗话・劝虚心》:“盖虚受益,满招损。心虚而后学进,学愈进,心愈虚,虚心者为学之门,亦为学之验也。”
信受奉行
成语解释:信:信仰;奉:执行。
接受教诲,虔敬奉行。比喻坚信不移,奉行不悖。成语出处:《仁王经・末》:“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八面受敌
成语解释:①谓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②砚名。
成语出处:五代 王保定《唐摭言海叙不遇》:“子华(吴融)才力浩大,八面受敌,以八韵着称。”
临危受命
成语解释: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成语出处:三国・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甘心受罚
成语解释:甘心:情愿。
情愿受到处罚。代人受过
成语解释:受:承受,担待;过:过失,过错。
替别人承担过错的责任。成语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各省系军阀慑于人民的巨大力量,都不肯代人受过,曹辊也就不敢一意孤行。”
愿受长缨
成语解释:长缨:长绳子,比喻革命力量。
比喻愿为国家效力。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束手受戮
成语解释:束:捆绑;戮:杀。
捆起自己,等待被杀。指不作任何抵抗,甘愿等死。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8回:“降卒不曾准备,又无器械,束手受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