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在中间的成语(共133个)
照单全收
成语解释:指按照礼单的数目全部接受。
成语出处:清・惜阴堂主人《二度梅》第六回:“俗语说得好:‘人情不在厚薄’,看老夫的情面,不要与他较量,照单全收了罢。”
苟全性命
成语解释:苟:苟且,姑且。
苟且保全性命。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倾注全力
成语解释:倾注:把精神或力量集中到一个目标。
把所有力量集中在一个目标。成语出处: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以便等到时机一到,就倾注全力,大举反攻,收复失地。”
求全之毁
成语解释:毁:毁谤。
一心想保全声誉,反而受到了毁谤。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归全反真
成语解释:回归到完善的、原本的境界。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故侥州刺史吴府君神道碑铭序》:“无室家累,无子孙忧,屈伸宠辱,委顺而已,未尝一日戚戚其心颜,以至于归全反真,故予所谓达人之徒欤?信矣!”
十全大补
成语解释: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5回:“只见一个医生在那里和他诊脉,开了脉案,定了一个十全大补汤加减,便去了。”
无全牛
成语解释:源见“庖丁解牛”。比喻洞彻事理,技艺精纯。唐 刘长卿《送裴四判官赴河西军试》诗:“逢时将骋骥,临事无全牛。
”唐 李白《送方士赵叟之东平》诗:“长桑晚洞视,五藏无全牛。
”。万物无全用
成语解释:世间万物都各有其用,不能求其全能。
成语出处:《列子・天瑞》: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
狮子搏象兔,皆用全力
成语解释:狮子不论与大象或是兔子搏斗,都会用尽全力。形容事情无论大小都认真对待,决不掉以轻心。
成语出处:清・王士慎《分甘余话》:昔亡友叶文敏评余《蜀道集》诗,‘无论长篇短论,每首具有二十分力量,所谓狮子搏象兔,皆用全力。’余深愧其言。
德全如醉
成语解释:指跌落而没有受伤。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达生》: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
未窥全豹
成语解释: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全豹:比喻事物的全部。
指没有看到事物的全部。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适颌一艺,未窥全豹。
气食全牛
成语解释:能吃下一头牛的气慨。形容人的气魄非凡。
成语出处: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
归全返真
成语解释:回复到完满的本原的境界。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故饶州刺史吴府君神道碑铭序》:“无子孙忧,屈伸宠辱,委顺而已,未尝一日戚戚其心颜,以至于归全返真,故予所谓达人之徒欤?”
周全之道
成语解释:周全:周到。
考虑细致全面的方法。成语出处:《后汉书・独行传》:此盖失于周全之道,而取诸偏至之端者也。
得全要领
成语解释:得全:获得保全;要:古“腰”字;领:颈部;要领:指主旨、纲领。
腰和头颈获得保全。指全面领会事情的主旨和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