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在中间的成语(共140个)
- 借刀杀人- 成语解释:用别人的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别人去害人。 - 成语出处:明・汪廷讷《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 格杀勿论- 成语解释: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 
 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成语出处:清・林则徐《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驶近夷路,概行追击,倘敢逞凶拒捕,格杀勿论。” 
- 士可杀不可辱- 成语解释:指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污辱。 - 成语出处:语出《礼记・儒行》:“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 
- 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 成语解释:奸:通奸;赃:赃物。 
 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 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成语解释:伯仁,晋朝周 - 成语出处:晋书周????传:“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 赶尽杀绝- 成语解释: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黄天禄上马,提枪出营,见余化曰:‘匹夫赶尽杀绝,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禄!’” 
- 庸医杀人- 成语解释:庸医:医术低劣的医生。 
 医术低劣的医生误用药物而害人性命。-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八回:“我有几个草头方儿,能治大病,管情医得他好便了。就是医杀了,也只问得个庸医杀人罪名,也不该死。” 
- 大杀风景- 成语解释:破坏兴致的意思。 -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杂纂》把“花间喝道”、“月下把火”等列为“杀风景”的事情。 
- 斩尽杀绝- 成语解释:斩:砍断;尽、绝:完。 
 全部杀掉;一个也不留。比喻做事不留余地。- 成语出处:元・高文秀《渑池会》第四折:“将秦国二将活挟将来了,将众兵斩尽杀绝也。” 
- 生杀予夺- 成语解释:生:让人活;杀:把人处死;予:给予;赏赐;夺:剥夺;处罚。 
 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成语出处:《周礼・春官・内史》:“五曰杀,六曰生,七曰予,八曰夺。” 
- 曾参杀人- 成语解释:比喻流言可畏。 -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 肃杀之气- 成语解释:酷烈肃索的秋气。形容秋天草木凋零的气氛。 - 成语出处:《汉书・礼乐志》:“西颢沆砀,秋气肃杀。”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六:肃杀之气,亦只是生气? 
- 卸磨杀驴- 成语解释: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 成语出处:刘绍棠《狼烟》:“只怕归队以后,打下萍水县城,他就得卸磨杀驴。” 
- 以杀去杀- 成语解释: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 成语出处:先秦・商鞅《商君书・画策》:“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 
- 以杀止杀- 成语解释: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 成语出处:《商君书・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