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29个)

  • 道高一,魔高一丈

    dào gāo yī chǐ , mó gāo yī zhàng

    成语解释: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6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冤业随身,终须还账。”

  • 竿头,更进一步

    bǎi chǐ gān tóu , gèng jìn yī bù

    成语解释: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成语出处:宋・朱熹《答陈同甫书》:“但鄙意更欲贤者百丈竿头进取一步,将来不作三代以下人物。”

  • 冰冻三,非一日之寒

    bīng dòng sān chǐ , fēi yī rì zhī hán

    成语解释: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冰厚三,非一日之寒

    bīng hòu sān chǐ , fēi yī rì zhī hán

    成语解释:非:不是;寒:冷。
    冰冻到三尺厚,不是一天冷造成的。比喻某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酝酿、积累的结果。

    成语出处:东汉・王充《论衡・壮留》:“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 水翻腾做一丈波

    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yī zhàng bō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怎当他只留支剌信口开合。”

  • 水翻腾做百丈波

    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bǎi zhàng bō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成语出处:元・王晔《桃花女》第二折:“你将那半句话搬调做十分事,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得寸则寸,得

    dé cùn zé cùn , dé chǐ zé chǐ
  • 万里

    zhǐ chǐ wàn lǐ

    成语解释:形容在短小的篇幅里表现了寥廓深远的景象和意境。也作“咫尺千里”。

    成语出处:《南史・萧贲传》:“幼好学,有文才,能书善画,于扇上画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 童子

    sān chǐ tóng zǐ

    成语解释:指年幼不懂事的儿童。

    成语出处:元《宋史・胡铨传》:“夫三尺童子至无识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

  • 之躯

    qī chǐ zhī qū

    成语解释:躯:身体。
    成年男子的身躯。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 寸长

    cùn cháng chǐ duǎn

    成语解释:语出《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喻人各有长处和短处。亦指微才薄技。

    成语出处:语出《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水行

    yǒu chǐ shuǐ xíng chǐ chuán

    成语解释:有一尺深的水就能行驶一尺深的水所能承载的船。指量力而行。比喻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5回:“我且‘有尺水行尺船’,等什么鹰神再来,我再做道理。”

  • 水,一丈波

    yī chǐ shuǐ , yī zhàng bō

    成语解释:一尺深的水掀起一丈高的波浪。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成语出处:唐・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之一: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 水,百丈波

    yī chǐ shuǐ , bǎi zhàng bō

    成语解释:一尺深的水掀起百丈高的波浪。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成语出处:唐・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之一: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 威颜

    zhǐ chǐ wēi yán

    成语解释:同“咫尺天颜”。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和蔡枢密孟夏旦日西府书事》:“联翩人贺知君意,咫尺威颜不隔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