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在中间的成语(共140个)
养贤纳士
成语解释:招养收容有才德的人。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孟母三移》第一折:“养贤纳士,修德治民。”
用贤任能
成语解释:任用贤良且有能力的人。
成语出处:宋・邵伯温《闻见前录》:“陛下益养民爱力,用贤任能,疏远奸谀,进用忠鲠,天下悦服,边备日充。”
尊贤爱才
成语解释:尊重和爱护有道德和才能的人。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1回:“你这位贵老师总不是什么尊贤爱才,不过想人拜门生,受些礼物。”
爱贤念旧
成语解释:念:思念。
爱慕贤者,怀念故旧。成语出处:宋・陈亮《与韩子师侍郎》:“侍郎于此讲之熟矣。爱贤念旧之心,不自知其为谮也。”
称贤使能
成语解释:称:举;使:用。
举用贤能人士,使其发挥所长。成语出处:《逸周书・大聚》:“泉深而鱼鳖归之,草木茂而鸟兽归之,称贤使能、官有材而士归之。”
方正贤良
成语解释:方正:正直;贤良:才能,德行好。
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规贤矩圣
成语解释:谓效法圣贤。
成语出处:宋・叶適《〈覆瓿集〉序》:“长铺广引,浩绝河汉,渠不起其辨!规贤矩圣,皎逾雪霜,渠不范其廉!”
进贤兴功
成语解释:谓荐举贤士功臣。
成语出处:《周礼・夏官・大司马》:“进贤兴功,以作邦国。”贾公彥疏:“以臣有贤有功举之与官,则起邦国之内劝善乐业之心,使不惰废善业也。”
进贤用能
成语解释:同“进贤任能”。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明帝纪》:“进贤用能,各得其所。”
进贤达能
成语解释:犹言进贤任能。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修文》:“进贤达能谓之大夫,敬上爱下谓之诸侯,天覆地载谓之天子。”
进贤退佞
成语解释:犹言进贤黜佞。
成语出处:郑观应《论普国中只事略》:“凡不能进贤退佞,安内攘外,而徒以小康谨安常习故者,皆耻也。”
进贤退奸
成语解释:犹言进贤黜佞。
成语出处:宋・苏辙《王安礼知扬州》:“方先帝厉精求治之秋,有大臣进贤退奸之助。”
进贤黜奸
成语解释:犹言进贤黜佞。
成语出处:明・郑晓《今言》第四卷:“优厘大开离照,独运乾刚,进贤黜奸,明令赏罚。”
进贤黜恶
成语解释:犹言进贤黜佞。
成语出处:明・李东阳《送宪副君提学浙江序》:“进贤黜恶,励勤惩惰,恬退有奖,奔竞有罚,责之周而任之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