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在中间的成语(共281个)
- 古里古怪- 成语解释:怪异、奇特。 - 成语出处:林徽因《梅真同他们》第一幕:“可是差不多也就算是了,你知道当时的那些办法古里古怪的……” 
- 古色古香- 成语解释:(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成语出处:宋・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 博古通今- 成语解释: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 
 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成语出处:《晋书・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 一失足成千古恨- 成语解释: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身的憾事。 -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9回:“这件事本来是我错在前头,此刻悔也来不及了。古人说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 借古讽今- 成语解释:借:假托;讽:讽刺。 
 假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 成语出处:张抗抗《国魂》:“因为父亲曾经发表过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中赞扬了一位含冤而死的兵部尚书,被认为借古讽今。” 
- 人生七十古来稀- 成语解释:稀:稀少。 
 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指得享高寿不易。- 成语出处:唐・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成语解释:指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三回:“但今日我们所行之令,并非我要自负,实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竟可算得千古独步。” 
- 稀奇古怪- 成语解释:指很少见,很奇异,不同一般。 - 成语出处:清邵梅臣《画耕偶录》:“稀奇古怪,我法我派。一钱不值,万钱不卖。” 
- 厚古薄今- 成语解释:在学术上重视、推崇古代的;轻视、鄙薄现代的。多用于学术研究方面。 - 成语出处:宋・米芾《宝晋英光集・蚕赋》:“由斯而言,则予之功,非欲厚古而薄今,时之异也。” 
- 是古非今- 成语解释:是:认为对;非:认为不对,不以为然。 
 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否认现代的。-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且儒雅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 引古证今- 成语解释:引用古代史实或文献来论证当前的行事。 - 成语出处:《南齐书・高逸传》:“儒家之教,宪章祖述,引古证今,于学易悟。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锁相袭。” 
- 旷古未有- 成语解释:旷古:自古以来所没有的。 
 自古以来从来不曾有过。形容极为罕见。- 成语出处:《北齐书・王纮传》:“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 
- 以古喻今- 成语解释:喻:说明。 
 借用古代的事来说明今天的事情或道理。- 成语出处:《北史・长孙嵩传》:“昔叔孙辞沃壤之地,萧何就穷僻之乡,以古方今,无渐曩哲。” 
- 旷古绝伦- 成语解释:旷古:空前的;从古以来所没有的;绝伦:没有相比的。 
 古来所无;没有可以相比的。- 成语出处:《北史・赵彦深传》:“彦深小心恭慎,旷古绝伦。” 
- 以古为镜- 成语解释:见“以古为鉴”。 - 成语出处:《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