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65个)

  • 终日,言不及义

    qún jū zhōng rì , yán bù jí yì

    成语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
    指整日在一起,说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 恶湿

    wù shī jū xià

    成语解释:厌恶潮湿却住在低洼的的地方。比喻行动跟愿望相违背。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住。”

  • 王后

    chǐ jū wáng hòu

    成语解释:指在文名上耻于处在不及己者之后。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 屯积

    tún jī jū qí

    成语解释:谓把奇货储存起来,待机高价出售。

    成语出处:邓子恢《闽西暴动与红十二军》:“通过重租、高利贷、苛捐杂税、屯积居奇,贱买贵卖和充斥市场的洋货,吸吮着闽西人民的鲜血。”

  • 和一

    qún jū hé yī

    成语解释:和一:和谐一致。
    在一起相处得非常和谐一致。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策辱》:“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

  • 无猜

    ǒu jū wú cāi

    成语解释:耦:通“偶”。
    住在一起,关系融洽,没有猜忌。

    成语出处: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46首:“得与云、山、书、史,耦居无猜,不可谓非人生之幸。”

  • 辨物

    biàn wù jū fāng

    成语解释:居:在,安置;方:方位,地方。
    辨别众物的性质、条件等因素,使之各得其所。

    成语出处:《周易・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 人后

    gān jū rén hòu

    成语解释:甘心落在别人后面。指人不求上进或有意不前。

    成语出处:明・张岱《自为墓志铭》:“夺利争名,甘居人后;现场游戏,肯让人先。”

  • 下流

    gān jū xià liú

    成语解释:甘:情愿,乐意;居:处于;下流:下游,比喻落后。
    甘心落到别人后面。

    成语出处:李劼人《暴风雨前》第二部分:“听说快要升哨官了,儿子又在进学堂,如何能不要面子,甘居下流呢?”

  • 其反

    shì jú qí fǎn

    成语解释:见“适得其反”。

    成语出处:李大钊《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这都是大错特错,唯物史观及于人生的影响乃适居其反。”

  • 下流

    wù jū xià liú

    成语解释:恶:讨厌,憎恨;下流:即下游,引伸为卑下的地位。
    憎恨处于下游。原指君子不愿居于卑下的地位。现也指不甘居下游。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张》:“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 求志

    yǐn jū qiú zhì

    成语解释: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 月诸

    rì jī yuè zhū

    成语解释:居:音“积”,语助词,同“乎”;诸:语助词。
    指光阴的流逝。

    成语出处:《诗经・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晋・陶潜《命子》诗:“日居月诸,渐免子孩。”

  • 辞尊

    cí zūn jū bēi

    成语解释:辞:推却。
    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下》:“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 龙见

    shī jū lóng xiàn

    成语解释:居:静居;见:出现。
    静如尸而动如龙。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在宥》:“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