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在中间的成语(共123个)
睹物伤情
成语解释:看到东西就因想起它的主人而伤感动情。形容深切的怀念。睹:看见。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今虽年久,尚然记忆。睹物伤情,不觉哀泣。”
触物伤情
成语解释:触:触动,感动。
看到某一景物内心感到悲伤。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惟有黛玉看见他家乡之物,反自触物伤情。”
对景伤情
成语解释:对景:对着眼前的景物。
看见眼前熟悉的景物,因而联想到一些人和事,引起伤感。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集贤宾・逍遥乐》散曲:“我从来眼硬,不由人对景伤情一哭一个放声。”
操刀伤锦
成语解释:操刀和割锦本不是一回事,后人并而为一,比喻才能太低,不能胜任责任重大的事情。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
抚景伤情
成语解释:接触到面前的景物而引起感情上的伤痛。
成语出处: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三折:“登高望远,人人怀故国之悲抚景伤情,处处洒穷途之泣。”
以养伤身
成语解释:为了获得养育自己的条件,反而使身体受到损害。比喻得不偿失。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让王》:“夫人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按,此语亦见《吕氏春秋・审为》与《淮南子・道应训》。
死伤枕藉
成语解释:枕藉:纵横相枕而卧。
形容死亡的人非常多。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18回:“李恒的船,本来乘着北风,满拽帆篷而来,到此收篷不及,被守义一阵弩箭,射得众鞑子死伤枕藉。”
乱俗伤风
成语解释:指败坏社会风气。
成语出处:《宋书・瘐炳之传》:炳之身上之衅,既自籍籍,交结朋党,搆扇是非,实足乱俗伤风。
徊肠伤气
成语解释:肠回转,气伤断。形容内心伤感。
成语出处:战国・楚 宋玉《神女赋》:“徊肠伤气,颠倒失据。”
痛心伤臆
成语解释:形容悲痛到极点。
成语出处:《后汉书・李固传》:“积敝之后,易致中兴,诚当沛然思惟善道;而论者犹云,方今之事,复同于前。臣伏从山草,痛心伤臆。”
怀古伤今
成语解释:怀:想念;伤:忧思。
怀念过去的时光,哀叹现在。成语出处: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老大徒伤悲
成语解释:老大:年纪大;徒:徒然。
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成语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矢人惟恐不伤人
成语解释:矢人:造箭的人。
造箭的人就怕他造的箭不能伤人。比喻人的立场决定他对待事物的态度。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
枯耕伤稼,枯耘伤岁
成语解释:枯:粗劣;耘:除草;岁:收成。
粗糙不细致的耕耘会伤害庄稼,减少收成。成语出处:《荀子・天论》:人袄则可畏也,楛耕伤稼,楛耘失岁。
水壅而溃,伤人必多
成语解释:壅:堵塞;溃:河堤决口。
河水一旦决口,伤害的人必然更多。比喻拒绝纳谏,堵塞言路,所带来的害处会更大。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