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中间的成语(共146个)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成语解释:思:考虑。
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指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2回:“‘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如此剀切劝谕,奢侈之风,自可渐息。”
宁当有日筹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成语解释:宁:宁愿;筹:计划。
当有钱时要考虑贫穷时,不能到了没钱时还在回想有钱时候。指应厉行节约,注意储备,不能浪费。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5回:“‘宁当有日筹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人肚内有了这两句话,便不怕了。”
坐以待旦
成语解释:旦:天亮。
坐着等待天亮。比喻勤勉。成语出处:《尚书・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旁求俊彦。”
枕戈待旦
成语解释: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
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成语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束手待毙
成语解释: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成语出处:元《宋史・礼志十七》:“与其束手待毙,曷若并计合谋,同心戮力。”
推诚待物
成语解释:诚:真心;物:他人。
以诚心对人。成语出处:《明史・邹智传》:“陛下岂不欲推诚待物哉?由其进身之初,多出私门,先有以致陛下之厌薄。”
以逸待劳
成语解释:逸:安闲;劳:疲劳。
用安闲之己待疲劳之敌。指自己养精蓄锐;等敌人疲劳后;待机痛击疲劳之敌。成语出处:先秦・孙武《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以佚待劳
成语解释:见“以逸待劳”。
成语出处:《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守株待兔
成语解释: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成语出处:战国・韩 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坐以待毙
成语解释:待:等待;毙:死。
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成语出处:先秦・管仲《管子・参患》:“短兵待远矢,与坐而待死者同实。”
预搔待痒
成语解释:痒还未发作便预先搔抓。比喻事先作多余的准备。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洪忍禅师》:“师曰:‘不可预搔而待痒。’”
残喘待终
成语解释:残喘:仅存的一点喘息;终:死亡。
指生命将尽,仅存一点喘息。成语出处:唐・陈子昂《为宗舍人谢赠物丧》:天德弥厚,残喘待终。
迎风待月
成语解释:指男女秘密约会。
成语出处:唐・元稹《莺莺传》:“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宽以待人
成语解释:宽:宽容。
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韬晦待时
成语解释:谓掩藏锋芒,隐匿踪迹,等待时机。
成语出处:茅盾《蚀・动摇》:“辛亥那年国光就加入革命,后来时事日非,只好韬晦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