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在中间的成语(共61个)
- 引咎责躬- 成语解释:同“引咎自责”。 -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 
- 考名责实- 成语解释:考:查核。 
 考核名称与实际是否相符。- 成语出处:唐・刘知畿《史通・题目》:“考名责实,奚其丧欤?” 
- 求名责实- 成语解释:责:求。 
 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成语出处:唐・刘知畿《史通・本纪》:“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 
- 罪己责躬- 成语解释:罪己:归罪于己;躬:自己。 
 责备并归罪于自己。-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29卷:“罪己责躬不可无,然亦不当长留在心胸为悔。” 
- 百般责难- 成语解释:配电盘:指采取各种办法;责难:指责非难。 
 指用各种办法指责非难人。
- 校名责实- 成语解释:责:要求。 
 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纲《仪同徐勉墓志铭》:举直斥伪,校名责实,朝有进贤,野无遗逸,违天即地,归幽去明,空谷传古,哀风送旍。 
- 正名责实- 成语解释:正:端正。 
 辨正名称以符合实际。- 成语出处:宋・岳飞《乞改襄阳路仍作京西南路札子》:“庶得路分速归旧制,以称朝廷正名责实不忘中原之意。” 
- 以责后效- 成语解释:责:要求。 
 对犯法或犯错误的人做出宽恕处理的决定后,要求其在一段时间内改正其错误。- 成语出处:《晋书・蔡豹传》:豹欲径进,鉴执不听。协又奏免鉴官,委豹为前锋,以鉴兵配之,降号折冲将军,以责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