蚓在中间的成语(共15个)
以蚓投鱼
成语解释:用蚯蚓做鱼饵钓鱼。比喻用较小的代价换得较大的收获。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薛道衡传》:“魏收曰:‘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
春蚓秋蛇
成语解释: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成语出处:《晋书・王羲之传论》:“(萧子云)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蛇蟠蚓结
成语解释:蟠:回绕,屈曲;蚓:蚯蚓。
比喻互相勾结。成语出处:明・宋濂《题司马公手帖后》:“当时是,章惇、蔡确、黄履,邢恕等蛇蟠蚓结,牢不可解。”
尺蚓穿堤,能漂一邑
成语解释:蚯蚓虽小,但它把堤岸穿透了,就能把整个城市淹没。比喻不注意小的事故,就会引起大祸。
成语出处:北齐・刘昼《刘子新论・慎隙》:“尺吲穿堤,能漂一邑;寸烟汇穴,致毁千室。”
蛇灰蚓线
成语解释:蚓:蚯蚓。
指蛇和蚯蚓爬行留下的痕迹。比喻有线索可循。成语出处: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二卷:“词亦文之一体。昔人名作,亦有理脉可寻。所谓蛇灰蚓线之妙。”
蛙鸣蚓叫
成语解释:蚓:蚯蚓。
青蛙鸣,蚯蚓叫。比喻浅陋的识见或议论。成语出处: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书坊刻诗话后》:“小慧私智,不知大体,自安于蛙鸣蚓叫,君子亦无校也。”
走蚓惊蛇
成语解释:蚓:蚯蚓。
跑着的蚯蚓,惊走的蛇。形容矫健迅捷的笔势。成语出处:元・汤式《一枝花・赠明时秀》套曲:“锦绣额赠新题走蚓惊蛇,丹青帧摸巧样回莺舞鹤。”
尺蚓穿隄
成语解释:尺,比喻微小。全句是说小小的一只蚯蚓能穿毁堤岸。比喻小事可以致大祸。
成语出处:新论慎隙:“尺蚓穿堤,能漂一邑。”
画蚓涂鸦
成语解释:形容书法或文字拙劣。多用作谦词。
成语出处:明・宋濂《赠会稽韩伯时序》:“顾余不敏,操无用之学,徒以空文出应时须,画蚓涂鸦,日不暇给。”
蛇蚓蟠结
成语解释:蛇蚓:蛇和蚯蚓;蟠结:盘曲纠结的样子。
比喻草书笔划曲屈。成语出处:宋・苏轼《孙莘老寄墨四首》:晴窗洗矶丛,蛇蚓稍蟠结。
蝇声蚓窍
成语解释:从蚯蚓孔发出像苍蝇一样的嗡嗡叫声。比喻声响微不足道。也比喻没有多大的才能。
成语出处:唐・轩辕弥明《石鼎联句》:时于蚯蚓窍,微作苍蝇鸣。
用蚓投鱼
成语解释:用蚯蚓投掷鱼儿。用轻贱的东西引来重要的事物。
成语出处:南史薛道衡传:“縡以诗五十韵示道衡,衡和之,南北称美,魏收曰:『所谓以蚓投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