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74个)

  • 品竹

    diào xián pǐn zhú

    成语解释:吹奏乐器。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只听的调弦品竹,甚的是论道经邦。
    ”亦作“调丝品竹”、“调丝弄竹”、“调弦弄管”。

    成语出处: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只听的调弦品竹,甚的是论道经邦。”

  • 易张

    gǎi xián yì zhāng

    成语解释:犹改弦更张。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休传论》:“休以旧爱宿恩,任用兴布,不能拔进良才,改弦易张,虽志善好学,何益救知己乎?”

  • 三叹

    zhū xián sān tàn

    成语解释:《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后因以“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成语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 走板

    lí xián zǒu bǎn

    成语解释: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2章:“您哪,也当过解放军呀,花一点,也不能算是离弦走板。”

  • 矢在上,不可不发

    shǐ zài xián shàng , bù kě bù fā

    成语解释:弓箭已架在弓弦上,一定要发射了。比喻形势所迫,不得不做的意思。

    成语出处: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琳谢罪曰:『矢在弦上,不可不发。』曹公爱其才而不责之。”

  • 沂水

    yí shuǐ xián gē

    成语解释:谓知时处世,逍遥游乐。语本《论语·先进》:“扞曾点呴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先进》:“[曾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疏越

    zhū xián shū yuè

    成语解释:疏越:疏散。
    形容诗文质朴而有余意。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 哀歌

    dú xián āi gē

    成语解释:弦:琴弦。
    指独自弹奏弦乐器,哀声歌唱。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

  • 之佩

    wéi xián zhī pèi

    成语解释:韦:熟牛皮,弦:弓弦。
    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

    成语出处:《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故佩弦以自急。”

  • 户诵

    jiā xián hù sòng

    成语解释:弦:弦歌;用琴瑟伴奏来吟诵。
    家家吟唱;户户诵读。形容好的诗文家家传诵;尽人皆知。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郭生》:“时叶、缪诸公稿,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

  • 改辙

    gēng xián gǎi zhé

    成语解释:见“更弦易辙”。

    成语出处:明・宋濂《谕安南国诏》:“揆于大义,必讨无赦。如或更弦改辙,择日臤亲贤命而立之,庶几可赎前罪。”

  • 弄管

    tiáo xián nòng guǎn

    成语解释:弦:弦乐器;管:管乐器。
    弹拨吹奏乐器。

    成语出处:明・杨柔胜《玉环记・玉箫叹怀》:“调弦弄管,持觞举杯;吟风咏月,朝东暮西。”

  • 玉柱

    bīng xián yù zhù

    成语解释:筝和美称。

    成语出处:清・洪昇《长生殿・舞盘》:冰弦玉柱声嘹亮,鸾笙象管音飘荡。

  • 再续

    duàn xián zài xù

    成语解释:断弦:指丧妻;续:连接。
    比喻男子妻死后再娶。

    成语出处:明・熊龙峰《四种小说・张生彩鸾灯传》:“二人缺月重圆,断弦再续,大喜不胜。”

  • 繁奏

    guǎn xián fán zòu

    成语解释:管:管乐器;弦:弦乐器。
    管乐和弦乐合奏。形容声音繁杂。

    成语出处:《晋书・庾亮传》:“管弦繁奏。夔先聆其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