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86个)

  • 烦恼

    zì xún fán nǎo

    成语解释:自己找来不必要的烦恼。

    成语出处:巴金《家》六:“他不能够说服她们,他又何必自寻烦恼,浪费精力呢?”

  • 短见

    zì xún duǎn jiàn

    成语解释:短见:本指见识短浅,引申为自杀。
    自己认为无法活下去而寻死。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人家并没有威胁他,是他自寻短见。”

  • 死路

    zì xún sǐ lù

    成语解释:指自己走上毁灭的道路。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7回:“话说杨志当时在黄泥冈上,被取了生辰纲去,如何回转去见得梁中书,欲要就冈子上自寻死路。”

  • 毫末不札,将斧柯

    háo mò bù zhā , jiāng xún fǔ kē

    成语解释: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

  • 尺枉

    chǐ wǎng xún zhí

    成语解释:枉:弯曲;寻:古长度单位,1寻=8尺;直:伸。
    弯曲一尺而使得一寻伸直。比喻微小的让步换来较大的利益。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绤正传》:“小屈大申,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终扬光以发挥也。”

  • 覆蕉鹿

    fù jiāo xún lù

    成语解释:覆:遮盖;蕉:同“樵”,柴。
    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序:“守株待兔之举,视若不二法门,覆蕉寻鹿之徒,尊为无上妙品。”

  • 非同

    fēi tóng xún cháng

    成语解释:寻常:平常。
    不同于平常。形容人或事物很突出;不同于一般。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2回:“况且他也是王爷之分,非同寻常可比。”

  • 超乎

    chāo hū xún cháng

    成语解释:在合理或可以接受的限度以外,极不公平、极粗鲁或极不正义。

    成语出处:孙力《都市风流》第五章:“张义民以超乎寻常的忍耐力来对待这场决定他命运、前途的恋爱。”

  • 哑子

    yǎ zǐ xún mèng

    成语解释:见“哑子做梦”。

    成语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似鳔胶粘住口角,似鱼刺嘎了喉咙,低着头似哑子寻梦。”

  • 落花芳草无

    luò huā fāng cǎo wú xún chù

    成语解释:比喻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已经过去。

    成语出处:唐・刘长卿《过郑山人所居》:寂寂孤莺啼杏园,寥寥一犬吠桃源。落花芳草无寻处,万壑千峰独闭门。

  • 西觅

    dōng xún xī mì

    成语解释:指到处张罗。

    成语出处:《平妖传》第十回:“比及让了他罢了,又来东寻西觅,只恐还在左近,放心不下。”

  • 逐影

    zhú yǐng xún shēng

    成语解释:谓多方寻求罅隙。

    成语出处:《明史・外戚传序》:“在廷诸臣好为危言激论,汰如寿宁兄弟,庸驽如郑国泰,已逐影寻声,抨击不遗余力。”

  • 数墨

    shǔ mò xún háng

    成语解释:数墨:一字字地读;寻行:一行行地读。
    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口内诵经千卷,体上问经不识。不解佛法圆通,徒劳寻行数墨。

  • 吊古

    diào gǔ xún yōu

    成语解释:吊:凭吊;幽:幽境。
    凭吊古迹,寻找幽境,感怀旧事。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三十卷:“游山玩水,吊古寻幽,赏月吟风,怡情遣兴,诗赋文词,山川殆遍。”

  • 经丘

    jīng qiū xún hè

    成语解释:指游览山水。

    成语出处:宋朝胡继宗《书言故事・地理类》:“游览自娱,曰得经丘寻壑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