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在中间的成语(共144个)
慎终若始
成语解释:慎:谨慎。
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成语出处:战国・齐・孙膑《孙膑兵法・将德》:“不轻寡,不劫于敌,慎终若始。”
始终若一
成语解释:同“始终如一”。
成语出处:《周书・于谨传》:“故功臣之中,特见委信,始终若一,人臣间言。”
慎终如初
成语解释:慎:谨慎;如:像。
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成语出处:晋・卢谨《赠刘琨》:“温温恭人,慎终如初。”
枵腹终朝
成语解释:谓终日饿着肚子。
成语出处:清・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沂水桑麻话》:“一人入集,必不能枵腹终朝;数日一集,亦不能徒手而归。”
遗恨终天
成语解释:谓终身感到悔恨。
成语出处:佩蘅子《吴江雪》第十六回:“则我之身虽死犹幸,他日殉节,庶有名目。但恐辱抹爹娘,害他涉险,计不出此,遗恨终天矣!”
慎终追远
成语解释:终:人死;远:指祖先。
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成语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凶终隙末
成语解释:凶:杀人;隙:嫌隙,仇恨;终、末:最后,结果。
指彼此友谊不能始终保持,朋友变成了仇敌。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丹传》:“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故知全之者鲜矣。”
敬终慎始
成语解释:为人处事小心谨慎。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事君慎始而敬终。”
怙终不悛
成语解释:有所恃而终不悔改。语本《书·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孔传:“怙奸自终,当刑杀之。
”。成语出处:语出《书・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孔传:“怙奸自终,当刑杀之。”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君子之心未尝不欲其去非而就是,舍邪而适正。其怙终不悛,则当为《夬》之上六矣。”
始终一贯
成语解释:自始至终都一样。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中国不但应当和中国人民的始终一贯的良友苏联相联合,而且应当按照可能,……”
飘风不终朝
成语解释:飘风:暴风;朝:早晨。
暴风刮不完一个早晨就会停息。比喻来势虽猛,但持续的时间不会长久。成语出处:《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骤雨不终日
成语解释:骤:急速;终:竟,从开始到末了;终日:整天。
攀雨下不了整天。比喻势头很猛不能持久。成语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第23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岌岌不可终日
成语解释:形容情况非常危险,一天都过不下去。
成语出处:《明史・马士英传》:“盖明之季年内忧外患,岌岌不可终日。”
舌柔顺终以不弊
成语解释:弊:破坏。
道家认为舌软易存,齿硬易折。比喻为人、说话柔顺,才能避免祸患。成语出处:《孔丛子・抗志》:老莱子曰:‘子不见夫齿乎?虽坚刚,卒尽相摩;舌柔顺,终以不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