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在中间的成语(共435个)
一壶中流
成语解释:壶:通“瓠”,瓠瓜,中空,能浮在水面。
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成语出处:《鹖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使物然。
正中下怀
成语解释:中:投合;符合;下:在下;谦称自己。
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意。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蔡福听了,心中暗喜:‘如此发放,正中下怀。’”
进退中度
成语解释:见“进退有度”。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士容》:“客有见田骈者,被服中法,进退中度,趋翔闲雅,辞令逊敏。”
眼中有铁
成语解释:比喻军容整肃。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陈世祖天嘉五年》:“春,正月,庚申朔,齐主登北城,军容甚整。突厥咎周人曰:‘尔言齐乱,故来伐之。今齐人眼中亦有铁,何可当耶!’”
家道中落
成语解释:家业衰败,境况没有从前富裕。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4回:“虽然他家太爷做了任官,而今也家道中落,那里一时拿的许多银子出来?”
管中窥豹
成语解释: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痕。比喻没有看到事物的全貌;只是片面了解。也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全貌。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杯中之物
成语解释:杯子中的东西,指酒。同“杯中物”。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五卷:“一生挣得一副好酒量,闷来时只是饮酒,尽醉方休,日常饭食,有一顿,没一顿,都不计较,单少不得杯中之物。”
瓮中之鳖
成语解释: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瓮:大坛子;鳖:甲鱼。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孙富视十娘已为瓮中之鳖,即命家童送那描金文具,安放在船头之上。”
水中捉月
成语解释:比喻空虚幻想,不能实现。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永嘉真觉禅师》:“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急中生智
成语解释:智:智谋;对策。
在紧急中猛然想出了应付的好办法。成语出处:唐・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长,过蒙见君,然敌则气生,急则智生。”
留中不出
成语解释: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成语出处:唐・元稹《唐穆宗文惠皇帝戒励风俗德音文》:“留中不出之请,益发其阴私;公论不容之词,实生于朋党。”
都中纸贵
成语解释:形容别人的著作受人欢迎,广为流传。
成语出处:唐・元稹《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榜后相贺》:“都中纸贵流传后,海外金填姓字时。”
不幸中之大幸
成语解释:包含在灾祸或不幸之中可使人宽慰、庆幸的成分。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江西续派二僧居士诗集序》:生而不用,没而有传,不幸之幸也。
胸中万卷
成语解释:谓读过大量的书。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声声慢・送上饶黄倅职满赴调》词:“问个里,待怎么销杀,胸中万卷。”
饥焰中烧
成语解释:犹饥火烧肠。形容饥饿难忍。
成语出处:清・王韬《淞隐漫录・王蟾香》:“日既暮,枵腹独行衢市间,饥焰中烧,无所为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