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4个)

  • 一字

    yī zì bāo biǎn

    成语解释: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作文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成语出处: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 笔削

    bǐ xiāo bāo biǎn

    成语解释:笔:记载。
    削:删改。
    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成语出处: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开辟时代》:“《春秋》自孔子加笔削褒贬,为后世立法,而后《春秋》不仅为记事之书。”

  • 不置

    bù zhì bāo biǎn

    成语解释: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
    褒:褒奖,夸赞,表扬。
    贬:贬低,指责。
    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2回:“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一‘活’字而去。”

  • 博带

    bó dài bāo yī

    成语解释:博:宽大;褒:阔。
    宽衣大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刘知畿传》:“博带褒衣,革履高冠。”

  • 只词

    zhī cí bāo biǎn

    成语解释: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
    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成语出处: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