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中间的成语(共568个)
荫子封妻
成语解释:妻子得到封号,子孙获得世袭官爵。指建立功业,光耀门庭。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邯郸记・东巡》:“我暂把洛阳绕一遭,专等你捷音来报。那时节呵重叠的荫子封妻恩不小。”
膏粱子弟
成语解释:高粱:肥肉和细粮;泛指精美食品。
指习惯于骄奢享乐生活的富贵人家的子弟。成语出处:唐・颜师古《急就篇注>叙》:“若夫缙绅秀彦、膏粱子弟,谓之鄙俚,耻于窥涉,遂使博闻之说,废而弗明。”
吹胡子瞪眼
成语解释:形容很生气的样子。
成语出处:刘绍棠《渔火》第一章三:“这个挨了骂的司务长恼羞成怒,吹胡子瞪眼,在桥上张牙舞爪。”
狼子兽心
成语解释:比喻凶暴的人用心残忍,有如野兽。
成语出处:《晋书・虞预传》:“然狼子兽心,轻薄易动。”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成语解释: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同“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成语出处:茅盾《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便,”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成语解释: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成语出处:孙武《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望子成龙
成语解释: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成语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德公望子成龙,一会想送他上英国,一会又想送他上美国。”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成语解释: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成语出处:《晚清文学丛钞・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瞎子摸鱼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盲目,缺乏调查研究。
成语出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
瞎子摸象
成语解释:比喻对事物一知半解,不对全局作判断。
成语出处:李劼人《天魔舞》第26章:“不弄清楚,而要判断这经济的总趋势,岂不等于瞎子摸象?”
赶鸭子上架
成语解释: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成语出处: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说着一把将我拖了起来,要我去看看。这是硬赶鸭子上架,我向她解释,去看也是没用。”
打鸭子上架
成语解释:比喻强迫去做能力做不到的事。
成语出处: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我这两下子,你是清楚的,管工交,是打鸭子上架。”
麟子凤雏
成语解释:麒麟之子,凤凰之雏。比喻年轻的颖异俊秀之人。
成语出处:汉・焦赣《易林》第二卷:“麟子凤雏,生长家国。”
鹤子梅妻
成语解释:指宋隐士林逋以鹤为子、以梅为妻事。清董以宁《河满子·同程村闲话》词:“若比孤山林处士,但非鹤子梅妻。
”亦喻指妻子儿女。成语出处:清・董以宁《河满子・同程村闲话》词:“若比孤山林处士,但非鹤子梅妻。”
父严子孝
成语解释: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成语出处:唐・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长惠幼敬,见乎词气,发乎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