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16个)

  • 相从

    zhàng lǚ xiāng cóng

    成语解释:指追随左右。

    成语出处:宋苏轼《和贫士>》之七:“门生与儿子,杖履聊相从。”

  • 贵冠轻头足

    guì guān lǚ qīng tóu zú

    成语解释: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成语出处:《淮南子・泰族训》:“今重法而弃义,是贵其冠而忘其头足也。”

  • 涉危

    shè wēi lǚ xiǎn

    成语解释:涉:经历;履:踩踏。
    身涉危难,经历险阻。形容闯过重重困难。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度尚传》:“磐身婴甲胄,涉危履险,讨击凶患,斩駗渠帅,余尽鸟窜冒遁,还奔荆州。”

  • 登锋

    dēng fēng lǚ rèn

    成语解释:踩踏刀剑的锋刃。比喻冲锋陷阵在最前头。

    成语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又臣所上将校,率皆清英宿德,令名显达,登锋履刃,死者过半。”

  • 践冰

    jiàn bīng lǚ tàn

    成语解释:践:踩;履:踏。
    踩冰踏炭。形容寒热同感,休戚与共。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陈思王植传》:“今臣与陛下践冰履炭,登山浮涧,寒温燥湿,高下共之。”

  • 实地

    zú lǚ shí dì

    成语解释:履:踩踏。
    脚踏实地。比喻实事求是,平实而不虚浮。

    成语出处:元《宋史・刘甲传》:“生平常谓:吾无他长,惟足履实地。”

  • 艰难

    bù lǚ jiān nán

    成语解释: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成语出处:元《宋史・章宗经三》:“年高艰于步履者,并听策杖,仍令舍人护卫扶之。”明・邵景瞻《觅灯因话・桂迁梦感录》:念见刘,颈荷欠徽,手交木叶,颜色枯槁,步履艰难。

  • 登高

    dēng gāo lǚ wēi

    成语解释:比喻诚惶诚恐。

    成语出处:《淮南子・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能存之此,其德不亏。”

  • 无玷

    cāo lǚ wú diàn

    成语解释:操履:操行;玷:白玉上的污点。
    操守洁白,没有一点污点。

    成语出处:《抱朴子・博喻》:洁操履之拘苦者,所以全拔萃之业。

  • 戴高

    dài gāo lǚ hòu

    成语解释:戴:顶着;履:踩着。
    头顶天脚踩地。指人活在天地之间。

    成语出处: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第六卷:“夫念臣一介庸愚,遭逢圣代,荷两朝之恩遇,浃体沦肌;际累世之昌隆,戴高履厚。”

  • 戴清

    dài qīng lǚ zhuó

    成语解释:犹戴天履地。清指天,浊指地。

    成语出处:五代十国・前蜀・杜光庭《都监将军周天醮词》:“伏念戴清履浊,寓世立身,事主奉亲,自家刑国,虽忠贞励节,勤瘁在公,而休祉难臻,愆违易集。”

  • 戴玄

    dài xuán lǚ huáng

    成语解释:犹戴天履地。

    成语出处:《易・坤》有“天玄而地黄”之语。明・刘基《海宁应氏墓庵记》:“乃耆乃康,戴玄履黄,七十有八年。”

  • 戴霜

    dài shuāng lǚ bīng

    成语解释:形容不怕严寒,奔波于外。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勖学》:“于是莫不蒙尘触雨,戴霜履冰,怀黄握白,提清絜肥,以赴邪径之近易,规朝种而暮获矣!”

  • 分香

    mài lǚ fēn xiāng

    成语解释: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成语出处:汉・曹操《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 决踵

    nà lǚ jué zhǒng

    成语解释:纳:穿;履:鞋;决:破裂;踵:脚后跟。
    穿鞋而后跟即破。比喻穷困、窘迫。

    成语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贫富》:“曾子捉襟见肘,纳履决踵,贫不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