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中间的成语(共209个)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
成语解释:枉:白白地,冤枉。
一辈子给人让路,也不会多走一百步冤枉路。比喻对人谦让不会有什么损失。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朱敬则传》:“敬则兄仁轨……尝诲子弟曰:‘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进退路穷
成语解释:犹言进退无路。
成语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丕进退路穷,乃谋于群僚。”
道路指目
成语解释:指目:手指而目视。
道路上的人用手指着,用眼看着。形容事情十分明显。成语出处:邹韬奋《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迄今抗战阵营中尚潜伏着若干妥协主和分子,道路指目,当非空穴来风。”
天台路迷
成语解释: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
原指误入仙境而迷途。后用以形容前途茫茫,无路可走。成语出处:《太平御览》卷九六七引《幽冥录》:“剡县刘晟,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
道路传闻
成语解释:传闻:非亲身经历出自他人之口的消息。
指社会上互相传告的消息。成语出处:邹韬奋《抗战以来・“来宾”种种》:“道路传闻,尚有假借取缔与指导名义,摧残合法组织,箝制正当言论,拘捕热血青年。”
荜路蓝缕
成语解释:蓝缕:破衣服。
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成语出处:宋・司马光《和王介甫巫山高》:“嗟嗟若敖、蚡冒,荜路蓝缕空辛勤。”
墙花路柳
成语解释:喻娼妓。
成语出处:明・高明《二郎神・秋怀》套曲:“风流。恩情怎比,墙花路柳?记待月西厢,和你携素手。”
末路穷途
成语解释:穷途:处境困窘。
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成语出处:《吴越春秋・王僚伎公子光传》:“子胥曰:‘夫人赈穷途,少饭亦何嫌哉?”
筚路蓝褛
成语解释:筚路:柴车;蓝褛:破衣服。
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成语出处:郑振铎《梁任公先生传》:“虽未必有精湛不磨的成功,然而他的筚路蓝褛,以开荒荆的功绩,则已不小了。”
筚路褴褛
成语解释:形容开创新事业的艰难。
成语出处:应修人《上海通信图书馆与读书自由》:“我们筚路褴褛,孤军苦战,非为金钱,非为名誉,不厌不倦,但求心之所安。”
拦路虎
成语解释:旧指拦路打劫的绿林人物。今也指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
成语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温是将门之子,绰号拦路虎,大王曾知否?
一路哭
成语解释:路:宋代的行政区域名。
在一个地区内,到处是老百姓的哭声。比喻一个地区的百姓因遭受灾难而痛苦。成语出处: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参政范文正公》:富弼曰:‘十二丈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耶!’仲淹曰:‘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
人生路不熟
成语解释:比喻初到一个地方各方面都很陌生。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4卷:“欺他是个单身穷军,人生路不熟,料没有人晓得他来踪去迹。”
人间行路难
成语解释:在人间行走艰难。比喻世道艰险。
成语出处:宋・苏轼《鱼蛮子》词: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不如鱼蛮子,驾浪浮空虚。
桥是桥,路是路
成语解释: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同“桥归桥,路归路”。
成语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七:“就是萧队长也得说个理。我姓韩的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白的,怕谁来歪我不成,倒要问问老赵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