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34个)

  • 焚夭

    kū tāi fén yāo

    成语解释:剖挖母胎,残害幼体。谓凶残不义。

    成语出处:《尸子・明堂》:“夫士不可妄致也,覆巢破卵,则凤凰不至焉;刳胎焚夭,则麒麟不往矣。”

  • 浊骨

    fán tāi zhuó gǔ

    成语解释:指人间普通的,平庸的人。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一折:“我和这等愚眉肉眼难相瞅,凡胎浊骨难相守。”

  • 换骨

    tuō tāi huàn gǔ

    成语解释: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成语出处:宋・葛长庚《沁园春・赠胡葆元》:“常温养,使脱胎换骨,身在云端。”

  • 换骨

    chōu tāi huàn gǔ

    成语解释:见“脱胎换骨”。

    成语出处:元・刘君锡《来生债》第四折:“今日呵可便称了我平生愿。端的是抽胎换骨,火内生莲。”

  • 换骨

    duó tāi huàn gǔ

    成语解释:夺别人之胎以转生;换己之凡骨为仙骨。本道家语。后比喻学习前人文学艺术的立意和技巧以创新。也比喻重新做人。

    成语出处:宋・释惠洪《冷斋夜话・换骨夺胎法》引黄庭坚曰:“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 俗骨

    fán tāi sú gǔ

    成语解释:凡:平庸,寻常。
    指人间普通平庸的人。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蕉帕记》第三出:“向来偏觅多人,皆系凡胎俗骨,无可下手。”

  • 肉眼

    fán tāi ròu yǎn

    成语解释:凡人的只能看见尘俗世界的眼睛。

    成语出处:明・汪道昆《洛水悲》:“你每凡胎肉眼,怎得见国色天香?”

  • 浊体

    fán tāi zhuó tǐ

    成语解释:见“凡胎浊骨”。

    成语出处:元・昊昌龄《张天师》第一折:“念小生凡胎浊体,怎敢和仙子陪奉?”

  • 旷荡

    huī tāi kuàng dàng

    成语解释:恢胎:广大的样子。
    形容宽阔广大,空旷无物。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融传》:徒观其坰场区宇,恢胎旷荡。

  • 夺舍

    tóu tāi duó shè

    成语解释:夺舍:道家指借新死者的躯体而再生。
    迷信说法,人死后躯体消亡,其灵魂能转世投胎,也能借尸还魂。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五回:猴儿今番入我宝瓶之中,再莫想那西方之路!若还能彀拜佛求经,除是转背摇车,再去投胎夺舍是。

  • 换体

    tuō tāi huàn tǐ

    成语解释:见“脱胎换骨”。明·阮大铖《燕子笺·驼泄》:“想是雄文得意,定要~。
    ”。

  • 梅骨

    xuě tāi méi gǔ

    成语解释:喻高洁。

    成语出处:清・李渔《怜香伴・香咏》:“小姐这等诗真有雪胎梅骨,冷韵幽香。”

  • 暗结

    zhū tāi àn jié
  • 杀夭

    kū tāi shā yāo

    成语解释:同“刳胎焚夭”。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