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在中间的成语(共119个)
贫病交加
成语解释:交:一齐;同时;加:压上。
贫困和疾病一齐压在身上。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暮年之人,那禁得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来。”
一病不起
成语解释: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终至死亡。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那詹典在途中本就受了些风霜,到家又传了时症,一病不起,呜呼哀哉死了。”
治病救人
成语解释:治疗疾病;挽救病人。比喻真心诚意地帮助别人纠正错误缺点。
成语出处:晋・葛洪《神仙传》:“沈羲,吴郡人,学道于蜀,能治病救人,甚有恩德。”
同病相怜
成语解释: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久病成医
成语解释:人病久了;也就像医生一样熟知医理药性。比喻经过多次磨难而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战国・楚 屈原《九间・惜育》:“九折臂而成医兮。”汉・王逸注:“言人九折臂,更历方药,则成良医。”
病病殃殃
成语解释:形容病了很久,身体虚弱委靡不振的样子。
成语出处:冯德英《山菊花》下部第四章:“为个穷放蚕的闺女,病病殃殃的,也没给你生个一儿半女,值得这么用心,花这么大的费用?”
十病九痛
成语解释:形容浑身病痛。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回:“如今我的身子是十病九痛的,你二嫂子也是三日好两日不好。”
疾病相扶
成语解释: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难时互相关心帮助。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上》:“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心病难医
成语解释:医:医治。
思想上的病不好医治。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29卷:“若与空王为弟子,莫教心病最难医。”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成语解释:祸:灾祸。
说话不小心就会招来灾祸,吃错东西就会生病。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71卷:“谚有‘祸从口出,病从口入’,甚好。”
千夫所指,无病而死
成语解释:指:指责。
被众人所指责将没什么好下场。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夫所指,无病而死。’臣常为之寒心。”
心病还将心药医
成语解释:心里的忧虑或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吹凤箫女诱东墙》:“真心病还将心药医也。”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成语解释:怜:怜惜。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心病还从心上医
成语解释:心里的忧虑或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这的是心病还从心上医。”
心病还用心药医
成语解释: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才能解决。
成语出处: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86回:“自古道,心病还用心药医。怎生设计害了方表,弄他妻子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