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中间的成语(共1762个)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成语解释: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卷:“官人差矣!不忍之心,人皆有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若说报答,就是为利了,岂是老汉的本念!”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成语解释:以:拿;治:惩处。
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成语出处: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成语解释:有所准备就能控制别人,毫无准备就会被别人所控制。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险固》:故龟猖有介,狐貉不能禽;蝮蛇有螫,人忌而不轻。故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成语解释:不测:料想不到。
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厮恰才无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张千,你再去看来。”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
成语解释: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成语解释: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的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成语解释: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
成语出处: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成语解释:大匠: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巧:灵巧。
高明的匠人只能教人规矩,不能使人心灵手巧。指必须要主观努力,不能单依靠客观条件。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
成语解释:不测:料想不到。
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李足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你怎么就保得无事?”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成语解释:比喻为人做事像变戏法一样,各有各的巧妙之处。
成语出处:鲁迅《现代史》:“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其实是许多年间,总是这一套,也总有人看。”
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成语解释:比喻吃东西狼吞虎咽,来不及细尝。也比喻看书做事贪多务得,实则无所收获。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你这奴才,‘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
成语解释:奸:通奸;赃:赃物。
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
成语解释: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成语出处:元・李文蔚《燕青捕鱼》第三折:我是个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不带头巾男子汉,丁丁当当的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