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88个)

  • 蛾眉倒蹙,凤眼

    é méi dào cù , fèng yǎn yuán zhēng

    成语解释:蛾眉:细长的眉毛;蹙:皱;凤眼:长而大的双眼皮眼睛。
    形容美女发怒的面容。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晴雯听了,果然气的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即时就叫坠儿。”

  • 右手画,左手画方

    yòu shǒu huà yuán , zuǒ shǒu huà fāng

    成语解释:比喻用心不专,什么事也办不成。也形容心思聪明,动作敏捷。

    成语出处:《韩非子・功名》:“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 破觚为,斫雕为朴

    pò gū wéi yuán , zhuó diāo wéi pǔ

    成语解释:觚:棱角。
    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良吏传》:“梁兴,破觚为圆,斫雕为朴,教民以孝悌,劝之以农桑。”

  • 方凿

    fāng záo yuán ruì

    成语解释:凿:榫眼;枘:榫头。
    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 履方

    dài yuán lǚ fāng

    成语解释: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
    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间。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内能治身,外能得人。”

  • 难周,异道不安

    fāng yuán nán zhōu , yì dào bù ān

    成语解释:周:调和,方和圆难于相互通融,政治道路不同的人不能和平相处。
    也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百固然。何方圆之能周兮,未孰异道而相安?

  • 刓方为,常度未替

    wán fāng wéi yuán , cháng dù wèi tì

    成语解释:刓:削;常度:平时的状态;替:更换。
    把方的削成圆的,但平时的状态没有改变。比喻正常的法则不会因奸人颠倒是非而改变。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

  • 殊趣

    fāng yuán shū qù

    成语解释:殊趣:不同的意趣。
    因方圆形状各异,意趣大相径庭。比喻人或事物各异,其意趣或特征也各不相同。

    成语出处:《宋书・礼志一》:“今者见生,或年在扞格,方圆殊趣,宜听其去就,各从所安。”

  • 凿方

    rùi yuán záo fāng

    成语解释:比喻不调协,扞格不入。参见“枘凿方圆”。

    成语出处:《好逑传》第十五回:“不过冥冥中若无作合,则日东月西,何缘相会,枘圆凿方,入于参差。”

  • 枘方

    záo yuán ruì fāng

    成语解释:凿:榫卯;枘:榫头。
    榫眼是圆的,榫头却是方的。比喻双方龃龉不合。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九辩》:“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 梵呗

    fàn bài yuán yīn

    成语解释:梵:清净;呗:佛教的赞歌;圆:圆通。
    诵佛教经典,唱佛教赞歌,讲佛教教义。指举行法会。

    成语出处:鲁迅《法会和歌剧》:“梵呗圆音,竟将为轻歌曼舞所‘加被’,岂不出乎意表也哉!”

  • 可施

    fāng yuán kě shī

    成语解释:施:施行,实施。
    方圆都能适应。比喻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成语出处:《南齐书・沈宪传》:“补乌程令,甚著政绩。太守褚渊叹之,曰:‘此人方圆可施。’”

  • 洁净

    gān yuán jié jìng
  • 功行

    gōng xíng yuán mǎn

    成语解释:功:世界各地;行:善行。
    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行圆满。

    成语出处: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等他功成行满,贫道再去点化他。”

  • 矩方

    guī yuán jǔ fāng

    成语解释:比喻够标准,合法度。

    成语出处:《汉书・律历志上》:“夫推历生律制器,规圆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