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在中间的成语(共283个)
疾恶若仇
成语解释:疾:憎恨;恶:坏人坏事。
憎恨坏人坏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样。成语出处:汉・孔融《荐祢衡表》:“忠果正直,志怀霜月,见善若惊,疾恶若仇。”
嫉恶若仇
成语解释:见“嫉恶如仇”。
成语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公一时忠愤激发,嫉恶若仇,容或偶为此语,揆其心术,仍不失为磊落光明。”
疾恶若雠
成语解释: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同“疾恶如仇”。
成语出处:汉・孔融《荐祢衡表》:“见善若惊,疾恶若雠。”
疾恶如雠
成语解释: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同“疾恶如仇”。
成语出处:《明史・周顺昌传》:“顺昌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雠。”
喑恶叱咤
成语解释:指发怒而厉声喝叫。形容风云人物威势很大。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
深恶痛嫉
成语解释:见“深恶痛绝”。
成语出处:鲁迅《伪自由书・“以夷制夷”》:“揭开了‘以华制华’的黑幕,他们竟有如此的深恶痛嫉,莫非真是太伤了此辈的心么?”
积恶余殃
成语解释:多行不善,则会遭受恶报。劝人不要行恶,以免祸延子孙。
成语出处:《易经・坤卦・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南朝宋・释法明《答李交州难佛不见形》:“积善余庆,积恶余殃,虽新新生灭,交臂代谢,善恶之业,不得不受。”
除恶务本
成语解释: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成语出处:《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蔡沈集传:“去恶则务绝根本。”
辟恶除患
成语解释:辟:祛除。
祛除邪恶与祸患。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41卷:“今日元吉,理发沐尘,辟恶除患,长生神仙。”
深恶痛诋
成语解释:深:很,十分;恶:厌恶;诋:诋毁。
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成语出处:郭沫若《沸羹集・今日新文字运动所应取的路向》:“我们对于旧文字,应该不要那么时髦地一概的深恶痛诋。”
讨恶剪暴
成语解释:讨:征伐;剪:斩断。
征伐和铲除凶恶残暴的势力。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夫讨恶剪暴必声其罪,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土民之心,各知所归。”
欣生恶死
成语解释:欣:喜悦;恶:憎恨,讨厌。
贪生怕死。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38卷:“元始天尊告诸四众:一切众生,贪着有功,欣生恶死。”
掩恶溢美
成语解释:溢:水满流出,宣扬。
掩盖恶行,宣扬美德。成语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张魏公三战本末略》:“野史各有私,好恶固难尽信,若志状,则全是本家子孙、门人掩恶溢美之词,又可尽信乎?”
贯盈恶稔
成语解释:犹言恶贯满盈。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炀帝纪下》:“土崩鱼烂,贯盈恶稔,普天之下,莫非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
好佚恶劳
成语解释:见“好逸恶劳”。
成语出处:刘师培《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要而论之,此三类者,均由学士大夫,好佚恶劳,惮著书之苦,复欲博著书之名,故单辞只义,轶事遗闻,咸笔之于书,以冀流传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