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62个)

  • 避难

    duǒ zāi bì nàn

    成语解释:躲:逃避;避:避开。
    闪躲与逃避灾难。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早晚天可怜见,放你回来时,依旧夫妻完聚。”

  • 地变

    tiān zāi dì biàn

    成语解释:自然界发生的灾害变异。

    成语出处:《魏书・崔诰传》:“比年以来,天灾地变,都在秦凉。”

  • 地孽

    tiān zāi dì niè

    成语解释:灾:灾祸;孽:灾殃。
    天地间所发生的灾害和变异。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高祖纪》:“天灾地孽,物怪人妖,衣冠钳口,道路以目。”

  • 物怪

    tiān zāi wù guài

    成语解释:灾:灾祸。
    天地间所发生的灾害和变异。

    成语出处:《明史・王家屏传》:“天灾物怪,罔彻宸聪,国计民生,莫关圣虑。”

  • 恤邻

    jiù zāi xù lín

    成语解释:救:救助,援助;恤:体恤,周济。
    救助和体恤邻国的灾祸。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三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

  • 月厄

    nián zāi yuè è

    成语解释:厄:苦难。
    人在一定时刻将遭受的某种灾难。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如是林冲年灾月厄,遭这场屈事。今去沧州,生死不保,诚恐误了娘子青春。”

  • 乐极

    lè jí zāi shēng
  • 月晦

    nián zāi yuè huì

    成语解释:晦:倒霉。
    人在一定时刻将遭受的某种灾难。

    成语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七回:“谁料那赶茶娘不知犯了甚么年灾月晦,忽然生起馋獠病来。”

  • 招祸

    rě zāi zhāo huò

    成语解释:给自己引来麻烦。同“惹祸招灾”。

    成语出处: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非是咱起风波,都自己惹灾招祸。”

  • 瑞应

    ruì yìng zāi yì

    成语解释:瑞应:吉祥的征兆;灾异:自然灾祸和奇特的自然现象。
    指吉祥和灾祸的征兆。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卜筮》:论者或谓随人善恶之行也,犹瑞应应善而至,灾异随恶而到。

  • 揽祸

    zhāo zāi lǎn huò

    成语解释:招揽灾祸。

    成语出处:元本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谏父》:“你直待要打破了砂锅,是你招灾揽祸。”

  • 恤患

    jiù zāi xù huàn

    成语解释:谓救济抚恤灾患中的人。

    成语出处:明・李贽《焚书・杂述・寒灯小话》:“今得人钱财,视同粪土,岂为谋王图霸,用之以结客乎?抑救灾恤患,而激于义之不能以已也?”

  • 乐祸

    lì zāi lè huò

    成语解释:见到别人遭受灾祸反而高兴。

    成语出处:宋・文天祥《吊五木》诗序:“张提军隔岸,不发一矢,有利灾乐祸之心。”

  • 月殃

    nián zāi yuè yāng

    成语解释:年年月月都有天灾人祸。指接二连三遭到不幸。

    成语出处:牡丹亭诇药:“年灾月殃,瞑然一去无回向。”

  • 百难

    qiān zāi bǎi nàn

    成语解释:多灾多难。

    成语出处:梁遇春《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一)》:“这个记忆已很值得好好保存起来,作这千灾百难人生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