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05个)

  • 江山

    bàn bì jiāng shān

    成语解释:半壁:半边;江山:国土。
    指外敌大半入侵或内战割据所造成的国土分裂状态。

    成语出处:清・蒋士铨《冬青树・提纲》:“半壁江山,比五季朝廷尤小。”

  • 清野

    gù bì qīng yě

    成语解释:固壁,谓加固壁垒,使敌不易攻击;清野,谓转移人口、物资,使敌无所获取。这是对付优势入侵敌人的一种策略。

    成语出处:《北齐书・李浑传》:“社客(崔社客)宿将多谋,诸葛亮城各自保,固壁清野。”

  • 深堑

    gāo bì shēn qiàn

    成语解释:壁:营垒;堑:护城河,壕沟。
    筑起高深的营寨,深挖壕沟。形容加强防御。

    成语出处:唐・杜牧《上司徒李相公论用兵书》:“若以万人为垒,下窒其口,高壁深堑,勿与之战,忽有败负,势惊洛师。”

  • 虚造

    xiàng bì xū zào

    成语解释:向壁:脸朝着墙壁;虚造:弄虚作假。
    坐着面对墙壁凭空造作。形容没有事实根据地主观臆造。

    成语出处: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

  • 偷光

    záo bì tōu guāng

    成语解释: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

    成语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穿引光

    chuān bì yǐn guāng

    成语解释:穿:凿通;引:引进。
    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成语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上观

    zuò bì shàng guān

    成语解释: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
    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 家徒

    jiā tú bì lì

    成语解释:徒:只,仅仅。
    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 清野

    jiān bì qīng yě

    成语解释:坚壁:加固营垒;清野:将四野的财物清理收藏起来。
    加固营垒;清理收藏财物。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敌军,将军攻之不拔,路之无获,不出十日,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固耳。”

  • 森严

    sēn yán bì lěi

    成语解释: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成语出处: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词:“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 铜墙

    tiě bì tóng qiáng

    成语解释: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0回:“果然是铁壁铜墙,端的是人强马壮。”

  • 颓垣

    duàn bì tuí yuán

    成语解释:颓垣:倒了的矮墙。
    坍塌的墙壁,残毁的矮墙。形容残败的景象。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8回:“抬头一看,只见断壁颓垣,荒凉满目,看那光景是被火烧的。”

  • 墙有缝,有耳

    qiáng yǒu fèng , bì yǒu ěr

    成语解释:墙外有人偷听。指墙外有人偷听,秘密容易泄漏。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6回:“你骂他不打紧,墙有缝,壁有耳,恰似你醉了一般。”

  • 功深

    miàn bì gōng shēn

    成语解释: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
    和尚面壁静修,道行很深。比喻某人在某一方面造诣很深。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 虚造

    xiāng bì xū zào

    成语解释:即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无事实根据,凭空捏造。

    成语出处:汉・许慎《说文解字>序》:“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