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70个)

  • 露宿

    fēng cān lù sù

    成语解释:餐:吃饭;露:露水;宿:住宿;过夜。
    在野外的风雨中吃饭;在露天的环境中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艰苦。

    成语出处:宋・范成大《元日》诗:“饥饭困眠全体懒,风餐露宿半生痴。”

  • 一顿

    bǎo cān yī dùn

    成语解释:指大吃一顿。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0回:“何千户又预备头脑小席,大盘大碗,齐齐整整,连手下人饱餐一顿。”

  • 水宿

    fēng cān shuǐ sù

    成语解释:在风中进食,在水上歇宿。形容行旅生活的艰辛。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上南陵坡》诗:“风餐水宿六十里,蛇退猿啼八百盘。”

  • 虎咽

    láng cān hǔ yàn

    成语解释:见“狼餐虎咽”。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二回:“[行者]迎着里面灯光,仔细观看。只见那大小群妖,一个个狼餐虎咽,正都吃东西哩。”

  • 渴饮

    jī cān kě yǐn

    成语解释: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

    成语出处:《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离不得饥餐渴饮,夜住晓行,迤里来到衢州。”

  • 啮雪

    niè xuě cān zhān

    成语解释:比喻困境中的艰难生活。

    成语出处:《群音类选・祝发记・分食寄姑》:“信熊掌和鱼怎得兼,便有龙肝凤髓,也只合啮雪餐毡。”

  • 风宿

    lù cān fēng sù

    成语解释:在露天中吃饭,在风中住宿。形容旅途艰辛。

    成语出处: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33回:“沿途露餐风宿,到了汛地,驻扎数月。”

  • 日图三,夜图一宿

    rì tú sān cān , yè tú yī sù

    成语解释:图:盼望;宿:住宿。
    每天只盼望有饭吃,晚上有睡觉的地方。形容胸无大志,安于现状。

  • 尸位

    sù cān shī wèi

    成语解释:素餐:白吃饭;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
    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成语出处:《尚书・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汉・王符《潜夫论・思贤》:“虚食主禄,素餐尸位而但事淫侈,坐作骄奢,破败而不及传世者也。”

  • 以锥

    yǐ zhuī cān hú

    成语解释:用锥子到壶里取东西吃。比喻达不到目的。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 虎食

    láng cān hǔ shí

    成语解释: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阮家三兄弟让吴用吃了几块,便吃不得了;那三个狼餐虎食,吃了一回。”

  • 废寝

    wàng cān fèi qǐn

    成语解释:见“忘寝废食”。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忘餐废寝舒心害,若不是真心耐,志诚捱,怎能勾这相思苦尽甘来。”

  • 失寝

    wàng cān shī qǐn

    成语解释:废:停止;寝:睡觉。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致志。

    成语出处:明・崔时佩《西厢记・北堂负约》:“小生只为小姐,忘餐失寝,梦断魂芳,常忽忽如有失。”

  • 雨宿

    fēng cān yǔ sù

    成语解释:在风中吃饭,在雨地里睡觉。形容行旅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五回:“风餐雨宿,走了二十八个日头,正月十四日,进了顺城门,在河漕边一个小庵内住了,安顿了行李。”

  • 宿水

    xiǔ shuǐ cān fēng

    成语解释: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成语出处:明・许三阶《节侠记・再贬》:“想当初关山万重,赋闲君今朝堪讽,也强似那宿水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