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38个)

  • 小节

    bù jū xiǎo jié

    成语解释:不拘:不拘泥;不限制;小节:琐碎的生活小事。
    不拘泥于生活琐事。指人在生活小事上不大在乎。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延传》:“(延)性敦朴,不拘小节,又无乡曲之誉。”

  • 一格

    bù jū yī gé

    成语解释:不拘:不拘泥;不限制;格:规格;标准。
    指不限定于一种规格和方式。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己亥杂诗》第125首:“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无束

    wú jū wú shù

    成语解释:拘:限制;束:约束。
    没有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4回:“出家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甚公干?”

  • 无缚

    wú jū wú fù

    成语解释:同“无拘无束”。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

  • 形迹

    bù jū xíng jī

    成语解释:形容言谈举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成语出处:茅盾《子夜》四:“曾沧海回头一看,认得是土贩李四;在某一点上,他这李四是不拘形迹的密友。”

  • 无碍

    wú jū wú ài

    成语解释:没有拘束,没有阻碍。形容悠然自得。

    成语出处:宋・朱敦儒《西江月》词:“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

  • 井管

    jǐng guǎn jū xū

    成语解释:比喻浅陋、片面的见识。

    成语出处: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尚书集注音疏》:“钜儒著述,皆有本原,不得以井管拘墟,轻相訾议也。”

  • 细行

    bù jū xì xíng

    成语解释:犹不拘小节。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庚即送直,然后得还,经此数四”刘孝标注引《中兴书》:“峤有俊朗之目而不拘细行。”

  • 细节

    bù jū xì jié

    成语解释:犹不拘小节。

    成语出处:《旧唐书・文苑传中・元万顷》:“万顷属文敏速,然性疏旷,不拘细节,无儒者之风。”

  • 绳墨

    bù jū shéng mò

    成语解释:绳墨:木工用以画直线的工具,借喻法度、规矩。
    形容人的行为或艺术风格洒脱、豪放,超逸不羁。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八:有侄儿郭仲翔,才兼文武,一生豪侠尚气,不拘绳墨。

  • 泥古

    nì gǔ jū fāng

    成语解释:拘守成规、旧说而不知变通。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恐以一定陈言,误泥古拘方之作者。”

  • 急张

    jí zhāng jū zhū

    成语解释:形容局促不安、紧张慌乱的样子。

  • 儒儒

    jū jū rú rú

    成语解释:拘拘:拘束,有所顾忌的样子;儒儒:指软弱、懦弱。
    形容局促不安,胆小怕事,无所作为。

    成语出处:元・杨奂《东游记》:二三千里之远,今一举而至,与其终身拘拘儒儒于二百里内者,不亦异乎!

  • 文法

    bù jū wén fǎ

    成语解释:拘:拘泥。
    不拘守成文法令。指处理政务等不受条文限制,关于掌握纲领。

    成语出处:晋・习凿齿《襄阳者旧记》:为征南功曹,止举大纲而已,不拘文法。简益器之,转为记室参军。

  • 常次

    bù jū cháng cì

    成语解释:不拘泥于寻常的次序、等级。指破格提拔,越级使用。

    成语出处:《汉书・车旗日传》注:不拘常次,言超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