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在中间的成语(共19个)
沥血叩心
成语解释:剖露心胸。比喻竭尽忠诚、恳挚的心意。
成语出处:南朝・梁・梁元帝《与诸藩令》:“沥血叩心,枕戈尝胆,其何故哉。”
饥驱叩门
成语解释:指为饥饿驱使,叩门求食。
成语出处:语出晋・陶潜《乞食》诗:“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呼天叩地
成语解释:见“呼天抢地”。
成语出处:《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今张浩忽背前约,使妾呼天叩地,无所告投。”
宁戚叩牛
成语解释:比喻有才的人沦落做低贱的事情。
号天叩地
成语解释:号:大叫;叩:敲击。
大声呼天,以头撞地。形容极度悲痛。以手叩额
成语解释:把手放在额上。表示欢欣庆幸。
成语出处:唐・裴庭裕《东观奏记・上・懿安郭太后》:墀就敏中,厅问其事,皞益不挠。墀以手加额手皞,赏其孤直。
一叩洪钟
成语解释:尝试一下的意思。
成语出处:世说新语言语篇:“庞士元曰:『仆生出边垂,寡见大义;若不一叩洪钟,伐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
以莛叩钟
成语解释:莛:草茎。
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成语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执经叩问
成语解释:叩问:询问。
拿着经书,向人请教。指虚心向人学习。成语出处: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