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31个)

  • 披心

    pī xīn lì xuè

    成语解释:剖开心滴出血来。比喻竭尽忠诚。

    成语出处:《南史・袁昂传》:“推恩及罪,在臣实大,披心沥血,敢乞言之。”

  • 呕心

    ǒu xīn lì xuè

    成语解释:呕:吐;沥:滴。
    比喻极度劳心苦思。多用于文艺创作或研究。亦指倾吐真情或怀抱真诚。

    成语出处: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 披肝

    pī gān lì xuè

    成语解释:比喻竭尽忠诚。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为南承嗣请从军状》:“披肝沥血,昧死上陈。”

  • 隳肝

    huī gān lì dǎn

    成语解释: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
    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成语出处:唐・元稹《上裴度相公书》:“宰物者虽朝许之以纶诰,暮许之以专席,厚则厚矣,遽责有隳肝沥胆同厮养之用力,亦难哉!”

  • 肝膈

    pī lì gān gé

    成语解释:同“披肝沥胆”。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三状》:“故臣等披沥肝膈,屡有奏述,且乞在任,以尽疲驽。”

  • 披肝

    pī gān lì dǎn

    成语解释:披:披露;沥:滴下。
    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也形容十分忠诚。

    成语出处:唐・刘贲《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机,兆存亡之变者,臣清披肝沥胆,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

  • 输肝

    shū gān lì dǎn

    成语解释:见“输肝剖胆”。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辞门下侍郎第二札子》:“臣得输肝沥胆,极竭以闻道,就鼎镬死且不朽,饮食寤寐不忘此志。”

  • 淅淅

    xī xī lì lì

    成语解释: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这里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 披沙

    pī shā lì jīn

    成语解释:沙里淘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取精华。

  • 剖肝

    pōu gān lì dǎn

    成语解释:比喻开诚相待。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承变色而起曰:公乃汉朝皇叔,故剖肝沥胆以相告,公何诈也?”

  • 槌骨

    chuí gǔ lì suí

    成语解释:槌:同“捶”,敲打;沥:滴;髓:骨髓。
    敲碎骨头来吸骨髓。比喻剥削压迫极其残酷。

    成语出处:宋・陆九渊《与宋漕》:“贪吏并缘,侵欲无艺,槌骨沥髓,民不聊生。”

  • 斩头

    zhǎn tóu lì xuè

    成语解释:形容为匡扶正义而不顾生死。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我是斩头沥血的人,何肯戏弄良人!”

  • 刳肝

    kū gān lì dǎn

    成语解释:犹言披肝沥胆。喻竭诚相见。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辞修起居注第五状》:“烦读圣听至于四五,刳肝沥胆,盈卷溢幅。”

  • 捶骨

    chuí gǔ lì suǐ

    成语解释:同“敲骨吸髓”。喻残酷搜括民财。

    成语出处:唐・陆贽《论长吏以增户加税辟田为课绩》:“今或重困疲羸,力求附益,捶骨沥髓,隳家取财,苟媚聚敛之司,以为仕进之路。”

  • 肝胆

    pī lì gān dǎn

    成语解释:见“披肝沥胆”。

    成语出处:唐・权德舆《权载之文集・卢相公陈乞第五表》:“前后陈闻,披沥肝胆,期切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