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间的成语(共165个)
急就章
成语解释:急就:匆促地完成。
指匆促写成的文章或奏章。泛指为了应付需要急急忙忙完成的作品或工作。成语出处:清・龚自珍《咏史》:“羽出颠倒司农印,幕府纵横急就章。”
得风就是雨
成语解释:比喻听到一点点不确切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二回:得不的风儿,就是雨儿。
听风就是雨
成语解释:比喻听到一点点不确切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二回:得不的风儿,就是雨儿。
水流湿,火就燥
成语解释: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指物之气质类似必相感应。后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成语出处:《易・乾》:“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孔颖达疏:“此二者以形象相感。水流於地,先就湿处;火焚其薪,先就燥处。”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成语解释:漫天:比喻非常高;要:索取;地:比喻非常低。
指商业上的讨价还价,卖方把售价要得很高,买方则把价钱还得很低。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一回: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原是买物之人向来俗谈。
避凶就吉
成语解释:避:避开;就:趋。
指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6回:“主公宜避凶就吉,不可轻举妄动。”
舍己就人
成语解释:舍:弃;就:顺。
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成语出处:《尚书・大禹谟》:“稽于众,舍己从人。”《孟子・公孙丑上》:“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瞻云就日
成语解释: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尤民。后多比喻得近天子。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束身就缚
成语解释:束:捆。
束身:自缚。
缚:捆绑。
比喻不加抵抗,甘愿被人擒捉。成语出处:《晋书・段灼传》:“艾被诏书,即遣强兵,束身就缚,不敢顾望。”
甄烦就简
成语解释:甄:鉴别。
甄别繁冗的,采用简便的。成语出处:《魏书・范绍传》:“绍量功节用,甄烦就简,凡有赐给。”
策名就列
成语解释:书名于策,就位朝班。意指做官。
成语出处:《旧唐书・太宗纪上》:“然情存今古,世踵浇季,而策名就列,或乖大礼。”
以卵就石
成语解释: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成语出处:《荀子・议兵》:“经桀作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绕沸。”《墨子・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束手就缚
成语解释:表示无力反抗,或脱逃。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吾计成矣:使刘备束手就缚,荆州反掌可得!”
洗颈就戮
成语解释:把脖子洗净,伸到刀下受斩。比喻等待灭亡。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2回:“今且放汝回去,说与孙权:洗颈就戮!”
束手就死
成语解释:束:捆绑。
捆起手来等死。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可怜豪杰束手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