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在中间的成语(共53个)
-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成语解释:比喻心情不安。 -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暗地寻思道:‘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如何这般相待,不许人动身?’” 
-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 成语解释:落:下降。 
 比喻心情不安。-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4卷:“自实心里好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似的,身子好像墽盘上蚂蚁,一霎也站脚不住。” 
- 悬心吊胆-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23回:“又恐你在深山穷谷被虎狼所伤,使为娘的悬心吊胆,废寝忘食。” 
- 攀今吊古- 成语解释:见“攀今吊古”。 -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怅眺》:“那攀今吊古也徒然,荒台古树寒烟。” 
- 吊形吊影- 成语解释:犹言形影相吊。喻孤独寂寞。 -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别恨篇为方子公赋》诗:“独自吊形吊影,谁人知暖知寒。” 
- 提心吊胆- 成语解释:吊:悬着;不塌实。 
 心和胆好像悬起来;不塌实。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 伐罪吊民- 成语解释:伐:讨伐。 
 吊:慰问。
 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成语出处:南朝・梁・任方《百辟劝进今上笺》:“伐罪吊民,一匡靖乱。” 
- 伐罪吊人- 成语解释:见“伐罪吊民”。 - 成语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 
- 青蝇吊客- 成语解释:死后只有青蝇来吊。比喻生前没有知己朋友的人。 -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裴松之注引《虞翻别传》:“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 
- 打出吊入- 成语解释:形容恶狠狠地走出走进的样子。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0卷:“周三那厮,打出吊入,公然干颡。” 
- 惊心吊魄- 成语解释:见“惊心动魄”。 -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惧内供状》:“将登山临水,总是惊心吊魄之场。” 
- 惊心吊胆-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2回:“我们在这里也是惊心吊胆。” 
- 半吊子- 成语解释: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成语出处: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他却说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种夸大,是不真实的。” 
- 借面吊丧- 成语解释:意谓虚有其表。 - 成语出处:《后汉书・弥衡传》载:汉末弥衡恃才傲物,别人问他对荀彧(字文若)的看法,他认为荀彧虽仪容堂堂,但实则徒有虚表,故答道:“文若,可借面吊丧。” 
- 非刑吊拷- 成语解释:非刑:法律外的残酷肉刑。 
 指使用残酷的肉刑进行审讯逼供。-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我实不曾为盗,你们非刑吊拷,务要我招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