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在中间的成语(共30个)
- 珍禽异兽- 成语解释:珍:珍贵的;禽:鸟的总称。 
 指贵重奇异的动物。- 成语出处:《尚书・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异常,不异于国。” 
- 祝禽疏网- 成语解释:祝:祝福;疏:开通。 
 为飞禽祝福,打开网。指开网放禽飞走。比喻给禽鸟自由。- 成语出处: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而祝禽疏网,徒开三面之恩;毒虺挻灾,逾肆九头之暴。 
- 衣冠禽兽- 成语解释: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牲(衣:穿衣;冠:戴帽)。 
 指品德败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不但衣冠中禽兽,乃禽兽中豺狼也。” 
- 飞禽走兽- 成语解释:禽:鸟;兽:野兽。 
 飞翔的禽鸟,奔跑的野兽。泛指鸟类和兽类。- 成语出处: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飞禽走兽,因木生姿。” 
- 良禽择木- 成语解释:比喻贤者择主而事。 -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 枭俊禽敌- 成语解释:犹言杀敌致胜。禽,同“擒”。 -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陈汤传》:“今国家素无文帝累年节俭富饶之畜,又无武帝荐延枭俊禽敌之臣,独有一陈汤耳!” 
- 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成语解释:猩猩能说话,却仍是禽兽之性。比喻一个人光会说话,还不算是个人。用来讥骂人只会花言巧语,本性却像禽兽一样。 - 成语出处:礼记曲礼上:“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亦禽兽之心乎?” 
- 珍禽奇兽- 成语解释:珍:贵重的;奇:特殊的。 
 珍奇的飞禽,罕见的走兽。- 成语出处:《尚书・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 
- 行如禽兽- 成语解释:旧时指人无耻,行为象禽兽一样。形容人的行为卑鄙恶劣到了极点。同“行同狗豨”。 - 成语出处:《荀子・修身》:心如虎狼,行如禽兽。 
- 草薙禽狝- 成语解释:薙:除草;狝:杀戮。 
 像割除野草,捕杀禽兽一般无所顾惜。比喻肆意屠戮,无所顾惜。-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郑尚书序》:“至纷不可治,乃草薙而禽狝之,尽根株痛断乃止。” 
- 草藄禽猘- 成语解释:藄除草;猘杀。如同割除野草,捕杀禽兽一般。比喻肆意屠戮,无所顾惜。 -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郑尚书序》:至纷不可治,乃草藄而禽猘之,尽根株痛断乃止。 
- 精禽填海- 成语解释:精禽:传说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灵魂化作精卫鸟,常衔西山木石填东海。 
 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成语出处:梁启超《新罗马》楔子:“精禽填海,斥鷃笑其大愚;杜宇啼枝,行人闻而堕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