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在中间的成语(共68个)
- 白璧无瑕- 成语解释:璧:古代玉器;扁圆形;中间有孔;瑕:玉表面的斑痕。 
 洁白的玉器上没有一点斑痕。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3卷:“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璧无暇,卞和刖足。’” 
- 环林璧水- 成语解释:环林:林木环绕,古代借指太学;璧水:指太学。 
 古时用以指代太学。- 成语出处:《陈书・沈不害传》:故东胶西序,事隆乎三代,环林璧水,业盛于两京。 
- 和璧隋珠- 成语解释: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解老》:“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 珠投璧抵- 成语解释:谓以珠玉投掷鸟鹊。比喻人才不被重视。 -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送曾霖寰使君左迁还里》诗之二:“珠投璧抵亦何妨,国论惛呶重可伤。” 
- 白璧青蝇- 成语解释:白璧:洁白的玉,比喻清白的人。 
 青蝇:比喻佞人。
 比喻善恶忠佞。- 成语出处:唐・陈子昴《宴胡楚真禁所》诗:“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 
- 完璧归赵- 成语解释:让完好无损的璧回归赵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完:完整无损;璧:宝玉;赵:赵国。 -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 珠联璧合- 成语解释: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 金璧辉煌- 成语解释:形容建筑物等非常华丽灿烂。 -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芙蓉冠,金璧辉煌。玉簪珠履,紫绶金章。” 
- 怀璧其罪- 成语解释:怀:怀藏。 
 身藏璧玉,因此获罪。原指财能致祸。后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白璧微瑕- 成语解释: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瑕:玉上的斑点。 
 洁白的玉上的小斑点。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的不足之处;美中不足。-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 
- 珠璧交辉- 成语解释:喻美好事物交相辉映。 - 成语出处:蔡寅《游上野博览会》诗:“珠璧交辉近日边,上清高会敞琼筵。” 
-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成语解释: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 成语解释:和氏:春秋时楚人卞和;璧:玉器;隋侯:周代姬姓诸侯。 
 指世上罕有的珍宝。-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 和氏之璧,夜光之珠- 成语解释:和氏:春秋时楚人卞和;璧:玉器。 
 指世上罕有的珍宝。- 成语出处:晋・刘琨《答卢谌诗一首并书》:“和氏之璧,焉得独曜于郢握;夜光之珠,何得未玩于随掌?” 
- 尺璧寸阴- 成语解释:阴: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 
 日影移动一寸的价值比直径一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指时间可贵。-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得而易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