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在中间的成语(共54个)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成语解释:大匠: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巧:灵巧。
高明的匠人只能教人规矩,不能使人心灵手巧。指必须要主观努力,不能单依靠客观条件。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规矩绳墨
成语解释:规矩:画圆、方的工具;绳墨:量平直的工具。
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成语出处:《管子・七臣七主》:“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
规矩钩绳
成语解释:规矩:画圆、方的工具。
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成语出处:《管子・形势》:“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圜曲直,皆中规矩钩绳。”
规行矩步
成语解释:比喻行动谨慎规范;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也比喻墨守陈规;不知变通。规、矩:原为测绘工具;这里比喻为原则、规矩。
成语出处:《晋书・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
规言矩步
成语解释:比喻言行谨慎,合乎法度。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曩以汝为古君子,故任汝放诞,未敢侮汝。汝近乃作负心事,知从前规言矩步,皆貌是心非,今不复畏汝矣。”
规规矩矩
成语解释:指人的品行方正,谨守礼法。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说了不多几句话,宝玉也来了,进门见了王夫人,不过规规矩矩说了几句。”
规矩准绳
成语解释:规:画圆形的工具;矩:画方形或直角的工具;规矩:圆规曲尺;比喻一定的标准法则;准:水平仪;绳:墨线;准绳:测定平直的器具。
比喻言行所依据的标准原则。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赞学》:“譬犹巧锤之为规矩准绳的遗后工也。”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成语解释:规:圆规;矩:曲尺。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破矩为圆
成语解释:把方的改成圆的。比喻将刑法去严从简。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林传》:“大汉初兴,详览失得,故破矩为圆,斫雕为朴,蠲除苛政,更立疏网,海内欢欣,人怀宽德。”
破矩为圜
成语解释:矩:画方形的工具;圜:圆。
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林传》:“大汉初兴,详览失得,故破矩为圜,斫雕为朴,蠲除苛政,更立疏网,海内欢欣,人怀宽德。”
方领矩步
成语解释: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
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传序》:“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
规行矩止
成语解释: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
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成语出处:晋・潘尼《释奠颂》:“二学儒官,缙绅先生之徒,垂缨佩玉,规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以待执事之命。”
蹈矩循规
成语解释:遵守规矩。
成语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格天》:“积善存仁,蹈矩循规太古民。”
叠矩重规
成语解释: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郤正传》:“君臣协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动若重规,静若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