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41个)

  • 两头脱

    jiān dàn liǎng tóu tuō

    成语解释:两头尖的扁担无法挑东西。比喻两头落空。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若与了一纸休书,那妇人就一道烟去了,这婆娘他若不嫁我呵,可不弄得尖担两头脱。”

  • 儿行千里母

    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

    成语解释:儿女出门在外,母亲总是不放心。形容母爱真挚。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4回:“你这个冤家,在何处饮酒,这早晚方回,全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

  • 贫无

    pín wú dàn dàn

    成语解释:担:古代重量单位,1担=100市斤;石:容量单位:1石=10斗。
    家里穷得连一担的粮食也没有。形容没什么储备。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叙四子稿》:“理本荒也,而剽窃二氏之皮肤,如贫无担石之人,指富家之囷,以夸示乡里也。”

  • 家无

    jiā wú dàn shí

    成语解释: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担。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成语出处:宋朝苏轼《乞赙赠刘季孙状》:“今年五月卒于官所,家无儋(担)石。”

  • 没扎,两头打塌

    biǎn dàn méi zā , liǎng tóu dǎ tā

    成语解释:扁担没有挡头,挂在两头的东西都会滑落。

    成语出处: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他尚未计算到他的实力和他的企图之间的不相称,以致‘扁担没扎,两头打塌’,陷入目前的绝路。”

  • 脱,两头虚

    biǎn dān tuō , liǎng tóu xū

    成语解释:脱:脱落。
    扁担没有挡头,挂在两头的东西都会滑落。比喻两头落空。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我将这合同一纸慌忙付,倒着俺做了扁担脱,两头虚。”

  • 柴两头脱

    jiān dàn dān chái liǎng tóu tuō

    成语解释:脱:脱落。
    两头尖的担子两头脱落。比喻事情两头落空。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57回:“我理会得,但你去,讨得讨不得,趁早回来,不要弄做‘尖担担柴两头脱’也。”

  • 两头

    liǎng tóu dān xīn

    成语解释:指人心挂两头,不能平静。

  • 虚名

    wǎng dān xū míng

    成语解释:枉:徒然。
    白白占有名位,形同虚设;空有其名并无实际内容。

    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现在这两位姨娘,也是枉担虚名的。”

  • 替古人

    tì gǔ rén dān yōu

    成语解释:为古人所遇到的困难、危险担忧、发愁。比喻不必要的担心和忧愁。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我不信,打谈的吊眼泪,替古人耽忧,这些都是虚,他若唱的我眼泪出来,我才算他好戏子。”

  • 析圭

    xī guī dān jué

    成语解释:同“析圭儋爵”。指任官受爵。

    成语出处:《明史・倪岳传》:“命将徂征,四年三学举,绝无寸功。或高卧而归,或安行以返。析圭担爵,优游朝行,辇帛舆金,充牣私室。”

  • 两肩一口

    liǎng jiān dān yī kǒu

    成语解释:身上只有一张需要吃东西的嘴。形容极端贫穷,一无所有。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两个肩膀抬着个口,每日则是吃他家的。

  • 剃头子一头热

    tì tóu dān zǐ yī tóu rè

    成语解释:清末常见剃头师傅挑担外出,为人理发。担子一头放置板凳工具,一头放置炉火热水。是歇后语,表示自己想得热切,可是对方却冷淡无意。与“一厢情愿”义同。

    成语出处:老残游记二集第三回:“人家假爱你,你真爱人家,不跟了天津的话,剃头挑子一头想吗?”

  • 揭箧

    jiē qiè dān náng

    成语解释:盗窃箱笼等财物。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胠箧》:“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

  • 受怕

    shòu pà dān jīng

    成语解释:惊:惊恐。
    担受惊恐害怕。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恁的般受怕担惊,又不图甚浪酒闲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