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在中间的成语(共173个)
- 言扬行举- 成语解释: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 -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 
- 挹斗扬箕- 成语解释:《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孔颖达疏:“言维此天上,其南则有箕星,不可以簸扬米粟;维此天上,其北则有斗星,不可以挹U其酒浆。
 ”因以“挹斗扬箕”谓徒有虚名。-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孔颖达疏:“言维此天上,其南则有箕星,不可以簸扬米粟;维此天上,其北则有斗星,不可以挹■(奭斗)其酒浆。” 
- 优贤扬历- 成语解释:亦作“优贤飏历”。谓敬重贤才,表扬其事迹。 - 成语出处:《隶释・汉成阳令唐扶颂》:“遂兴无为之治,优贤扬历,表善绌恶,遵九德以绥民,崇晏晏之惠康。” 
- 骑鹤望扬州- 成语解释: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 成语出处:元・张宇《和李子微村居》:“更求名与利,骑鹤望扬州。” 
- 骑鹤上扬州- 成语解释:后因以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 - 成语出处:南朝・梁・殷芸《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 骑上扬州鹤- 成语解释: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 一觉扬州梦- 成语解释:比喻追忆昔日的繁华逍遥如在梦中刚刚醒悟。 - 成语出处:唐・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成语解释:腰缠:指随身携带的财物;贯:旧时用绳索穿钱,每一千文为一贯。 
 装着很多钱,骑着鹤到扬州去遨游。比喻钱财极多。- 成语出处:南朝・梁・殷芸《商芸小说・吴蜀人》: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 掩过扬善- 成语解释:同“掩恶扬善”。 - 成语出处:《汉书・丙吉传》:“[丙吉]于官属掾吏,务掩过扬善。” 
- 树功扬名- 成语解释:树:建立;扬:称颂。 
 建立功业,流芳于世。-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隽不疑传》:“凡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树功扬名,永终天禄。” 
- 滑泥扬波- 成语解释:谓同流合污,随俗浮沉。 -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燮传》:“吾既不能隐处巢穴,追绮季之迹,而犹显然不远父母之国;斯固以滑泥扬波,同其流矣。” 
- 飞沙扬砾- 成语解释:见“飞沙走砾”。 - 成语出处:《宋书・五行志五》:“暴风迅起,从丑上来,须臾转从子上来,飞沙扬砾。” 
- 濯污扬清- 成语解释:濯:洗。 
 洗去污垢,激扬清澈。比喻扬善除恶。- 成语出处:《南史・范泰传》:“臣昔谬得待罪选曹,诚无以濯污扬清。然君子之有智能,犹鵷凤之有文采,俟时而振羽翼。何患不出云霞之上?” 
- 洁浊扬清- 成语解释:犹激浊扬清。 -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王珪传》:“至洁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