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在中间的成语(共18个)
- 箪食瓢饮- 成语解释: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一箪食物;一瓢汤水。指贫苦的生活。-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箪瓢屡空- 成语解释: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 
 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成语出处: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成语解释:弱水有三千里那么长,水虽多但只舀其中一瓢来喝。引申为可爱者虽多,但只喜欢一人,多用在爱情方面。 - 成语出处:红楼梦第九十一回:“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 一箪食,一瓢饮- 成语解释:箪(dān):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一箪食物,一瓢汤水。形容清苦的生活。- 成语出处:语出《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箪瓢陋巷- 成语解释: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瓢:古代装水的小容器。 
 一箪食物,一瓢汤水。形容生活简朴,安贫乐道。-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瓯饭瓢饮- 成语解释:瓯:小盆。 
 用小盆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穷苦的生活。-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曾友于》:“汝父母皆不知,我岂惜瓯饭瓢饮乎?” 
- 箪瓢屡罄- 成语解释:箪:盛饭的竹器;瓢:舀水器。 
 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清苦贫寒。- 成语出处:晋・陶渊明《自祭文》:“箪瓢屡罄,希谷瓢饮。” 
- 箪瓢陋室- 成语解释: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瓢:古代装水的小容器。 
 一箪食物,一瓢汤水。形容生活简朴,安贫乐道。- 成语出处:明・方孝孺《祭太史公》:“箪瓢陋室,若饫万钟。” 
- 缊褐瓢箪- 成语解释:缊:旧棉花,乱麻。 
 褐:粗布衣服。
 瓢:饮水用具。
 箪:盛饭的竹器。
 身上穿粗布衣服。饮食用的是瓢、箪。形容生活非常清苦。- 成语出处:晋・陶潜《祭从弟敬远文》:“冬无缊褐,夏渴瓢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