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69个)

  •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xíng yuǎn bì zì ěr , dēng gāo bì zì bēi

    成语解释:自;从;迩:近;卑:低下。
    走远路必须要从近处开始,登高必须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 再实之木根

    zài shí zhī mù gēn bì shāng

    成语解释:一年之内再度结果的树,根必受伤。比喻过度幸运,反而招致灾祸。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哗《后汉书・马皇后纪》:“常观富贵之家,禄位重叠,犹再实之木,其根必伤。”

  • 胜,攻

    zhàn bì shèng , gōng bì qǔ

    成语解释:每次打仗都获胜,每次进攻都攻下。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 有闻

    yǒu wén bì lù

    成语解释:闻:听到的;录:记录。
    凡是听到的;全部记录下来。

    成语出处:清・张春海《宦海》第11回:“在下做书的更不便无端妄语,信口雌黄,不过照着有闻必录的例儿,姑且的留资谈助。”

  • 有问

    yǒu wèn bì dá

    成语解释:有什么问题都给以解答。

    成语出处:钱宁《圣人》第17章:“他是陈国太史,兼宫中答应,也是满腹经纶,一肚子知识之人,博学得到了有问必答、不问也答的地步。”

  • 当初

    hé bì dāng chū

    成语解释:表示后悔过去的作为。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8回:“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 有方

    yōu bì yǒu fāng

    成语解释:要是出游,必须要告辞去处。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日中

    rì zhōng bì huì

    成语解释:彗:晒干。
    太阳到中午正好晒东西。比喻做事应该当机立断,不失时机。

    成语出处:《六韬・守土》:“日中必彗,操刀必割。”

  • 物极

    wù jí bì fǎn

    成语解释:见“物极必反”。

    成语出处:宋・朱熹《近思录・道体》:“《复卦》言七日来复,其间之不断续,阳已复生,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是。”

  • 有物

    yán bì yǒu wù

    成语解释: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

    成语出处:清・方苞《进〈四书〉〈文选〉表》:“故凡所录取,皆以发明义理,清真古雅,言必有物为宗。”

  • 忘战

    wàng zhàn bì wēi

    成语解释:战:战备。
    危:危险,危机。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记了战备就一定会产生危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主父偃传》:“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 虑衰

    shèng bì lǜ shuāi

    成语解释:兴盛之时必须考虑衰微之时。

    成语出处:汉・耿育《上书言便宜因冤讼陈汤》:“且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 日中

    rì zhōng bì zè

    成语解释:同“日中则昃”。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9卷:“日中必昃,月满必亏。明公功名到此,已无可加,急流勇退,此其时矣。”

  • 方丈

    shí bì fāng zhàng

    成语解释:同“食前方丈”。

    成语出处:《宋书・刘穆之传》:“性奢豪,食必方丈,旦辄为十人馔。”

  • 日中

    rì zhōng bì yí

    成语解释:同“日中则昃”。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日中必移,月满必亏;先王之道,乍存乍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