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6个)

  • 妇随

    fū chàng fù suí

    成语解释:见“夫唱妇随”。

    成语出处:语出《关尹子・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唱,一本作“倡”。

  • 我随

    nǐ chàng wǒ suí

    成语解释:倡:带头,倡导。
    指彼此呼应。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1回:“真是那狮吼之声,山鸣谷应,你倡我随。”

  • 冶叶

    yě yè chàng tiáo

    成语解释:倡:通‘娼’;冶:妖艳。
    原形容杨柳的枝叶婀娜多姿,后比喻任人玩赏攀折的花草枝叶,借指妓女。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燕春台》诗:“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

  • 百和

    yī chàng bǎi hè

    成语解释:和:呼应,附和。
    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成语出处:金 元好问《续夷坚志・胡公去狐》:“夜半,狐鸣后圃中,一倡百和。”

  • 一和

    yī chàng yī hé

    成语解释:①《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谓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倡,亦作“唱”。②谓鸣声相呼应。

    成语出处:《诗经・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 义举

    shǒu chàng yì jǔ

    成语解释:倡:带头;义举:正义的举动。
    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0回:“公首倡义举,奈何以王位让人耶?”

  • 此和

    bǐ chàng cǐ hè

    成语解释:和:附和;应和。
    比喻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6回:“二人先通了郤克,然后谒见晋景公,内外同心,彼倡此和,不由晋景公不从。”

  • 造端

    zào duān chàng shǐ

    成语解释:谓首先倡导。

    成语出处:《说郛》卷八五引宋・张商英《护法论》:“何暇更从无明业识造端倡始,诱引后世阐提之党,背觉合尘,同人恶道,罪萃阙身。”

  • 三叹

    yī chàng sān tàn

    成语解释:指一人歌唱,三人应和。

    成语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 三叹

    yī chàng sān tàn

    成语解释:《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成语出处:《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 女随

    nán chāng nǚ suí

    成语解释:倡:倡导。
    指女方必须附和男方。形容夫妻和睦。

    成语出处:《孔丛子・嘉言》:“十五许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

  • 义兵

    shǒu chàng yì bīng

    成语解释:倡:带头发动。
    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自天子播越,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能远赴关右,然犹分遣将帅,蒙险通使,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医天下之素志也。

  • 篪和

    xūn chàng chí hè

    成语解释:埙:土制乐器,形如鸡蛋,有六孔;篪:竹管乐器,像笛子,有八孔。
    旧时比喻兄弟和睦。

    成语出处:宋・洪咨夔《二锺君墓记》:凡所规画,兄不自谋,必以谘诸弟,弟剂度可否,听兄决之,埙倡篪和,如出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