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52个)

  • 不吃眼前亏

    hǎo hàn bù chī yǎn qián kuī

    成语解释:俗语。指聪明人能识时务,暂时躲开不利的处境,免得吃亏受辱。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好汉不吃眼前亏,且让他一步,再作道理。”

  • 江淮

    hé hàn jiāng huái

    成语解释: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成语出处:明・黄叔初《端正好・寿李如真明府》套曲:“生就的准绳规矩,养成的河汉江淮。”

  • 楚界

    chǔ jiè hàn hé

    成语解释: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6回:“霎时间烟焰冲霄……仿佛枪林弹雨,依稀楚界汉河。”

  • 不知饿

    bǎo hàn bù zhī è hàn jī

    成语解释:饱:吃足;饥:饥饿。
    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5回:“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你饱人不知饿人饥。”

  • 做事好

    hǎo hàn zuò shì hǎo hàn dāng

    成语解释:敢做敢当,不推责任。

    成语出处:高玉宝《高玉宝》第十章:“好汉做事好汉当,现在谁要是走漏一点风声,谁也好不了。”

  • 惜好

    hǎo hàn xī hǎo hàn

    成语解释:惜:爱惜。
    指才能品行相同的人互相敬重。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2回:“我与将军以勇力齐名,好汉惜好汉,何忍自相戕贼乎?”

  • 不知有,何论魏晋

    bù zhī yǒu hàn , hé lùn wèi jìn

    成语解释: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成语出处: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何论魏晋。”

  • 惺惺惜惺惺,好惜好

    xīng xīng xī xīng xīng , hǎo hàn xī hǎo hàn

    成语解释:惺惺:指聪慧的人。
    聪明人爱惜聪明人,好汉珍惜好汉。比喻同类的人互相爱惜、同情。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古人有言:‘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量这一个泼男女,腌臜畜生,终作何用!”

  • 斯言

    hé hàn sī yán

    成语解释: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斯:这。
    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 予言

    hé hàn yú yán

    成语解释: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
    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

    成语出处:孙中山《心理建设》第六章:“倘革命党当时不河汉予言,则后天民国之进行,亦如先天组党之手续,凡归顺之官吏,新进之国民,必当于民国为正心诚意之宣誓。”

  • 吾言

    hé hàn wú yán

    成语解释: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斯:这。
    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

    成语出处:清・蒋湘南《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足下上观千古,博观而约取之,当不河汉吾言。”

  • 拔赵帜易

    bá zhào zhì yì hàn zhì

    成语解释:帜:旗帜;易:换。
    比喻偷换别人的胜利成果。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候列传》:“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 男子大丈夫

    nán zǐ hàn dà zhàng fū

    成语解释:指志向高远有所作为的男人。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6回:“男子汉大丈夫,休说那三绺梳头、两截穿衣、戴鬄髻的话头。”

  • 骑牛读

    qí niú dú hàn shū

    成语解释:形容刻苦攻读。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的缑山,往从之。以蒲韀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 不怕出身低

    hǎo hàn bù pà chū shēn d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