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60个)

  • 说八

    shuō qī shuō bā

    成语解释:总之,不管怎么说。

  • qī zòng qī qín

    成语解释:见“七纵七禽”。

    成语出处:《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

  • 夹八

    jiā qī jiā bā

    成语解释:指说话东拉西扯,混杂不清。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朱世远原有怕婆之病,凭他夹七夹八,自骂自止,并不敢开言。”

  • qī zòng qī qín

    成语解释:比喻善于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亦作“七纵七擒”。

    成语出处: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 qī sǐ qī shēng

    成语解释:亦作“七生七死”。佛数谓小乘初果者,尚须往返天上人间,受七度生死,才能证得阿罗汉果。

  • qī shēng qī sǐ

    成语解释:见“七死七生”。

  • 八糟

    wū qī bā zāo

    成语解释:肮脏污秽;十分糟糕。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偷生・四十糟中》:“可是,整个的北平都在污七八糟中,她所知道的‘能人’们,都闭着眼瞎混。”

  • 竖八

    wāi qī shù bā

    成语解释:歪歪扭扭的。形容不正的样子。

    成语出处:茅盾《上海・我的二房东》:“沿马路上的电灯柱上,里门口,都有些红纸小方块;烂疮膏药似的,歪七竖八贴着。”

  • 三魂

    sān hún qī pò

    成语解释: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
    道家语,称人身有“三魂七魄”。

    成语出处:《抱朴子・地真》:“欲得通神,宜水火水形分,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

  • 三分像人,分像鬼

    sān fēn xiàng rén , qī fēn xiàng guǐ

    成语解释:形容人长相丑陋,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样子。

    成语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大公资助张协》:“我嫁你!看牛骨自不中,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 三分似人,分似鬼

    sān fēn sì rén , qī fēn sì guǐ

    成语解释:詈词。骂人长相难看。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你看我家那身不满尺的丁树,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 一子出家,祖升天

    yī zǐ chū jiā , qī zǔ shēng tiān

    成语解释: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七回:“我说的不是功名么?你们不知道‘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呢’?”

  • 三分像人,分似鬼

    sān fēn xiàng rén , qī fēn sì guǐ

    成语解释:骂人的话。骂人长相难看。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你看我那三寸丁谷树皮,三分像人,七分似鬼,我直恁地晦气!”

  • 三寸鸟,寸嘴

    sān cùn niǎo , qī cùn zuǐ

    成语解释:比喻能说会道(多用于讽刺)。

  • 才高

    cái gāo qī bù

    成语解释:形容才思敏捷。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