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在中间的成语(共14个)
- 按部就班- 成语解释:按:按照;部:类别;班:次序。 
 原意是指按照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而安排好层次;选择、组织好词句。后来表示按照一定的条理、步骤做事。- 成语出处:西晋・陆机《文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成语解释: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 
 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序:“觉世间变幻之态,无有过于中国官场者……尝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处说起。” 
- 两部鼓吹- 成语解释:鼓吹:古时仪仗乐队的器乐合奏。 
 两部器乐合奏。特指蛙鸣。- 成语出处:《南齐书・孔稚珪传》:“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或问之曰:‘欲为陈蕃乎?’稚珪笑曰:‘我以此当两部鼓吹,何必期效仲举。’” 
- 半部论语治天下- 成语解释: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 成语出处: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成语解释: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多指创作)。 -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至于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开口‘文君’,满意‘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终不能不涉淫滥。” 
- 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成语解释: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 
 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成语出处:张恨水《啼笑姻缘》续集第八回:“她这两句话,问得沈国英很感到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 半部论语- 成语解释: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七卷:“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 条贯部分- 成语解释:谓条理贯穿,部位分明。 - 成语出处:《弘明集・正诬论》:“佛经说天地境界,高下阶级,悉条贯部分,叙而有章。” 
- 按部就队- 成语解释:巡察所辖的部属,归入所属队列。 - 成语出处:汉・王粲《浮淮赋》:白日未移,前驱已届,群师按部,左右就队。 
- 分别部居- 成语解释:分别:分辨,区分;部居:按部归类。 
 分类排列。- 成语出处:汉・史游《急就篇》卷一:“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 
- 两部蛙鸣- 成语解释:鼓吹:古时仪仗乐队的器乐合奏。 
 两部器乐合奏。特指蛙鸣。也用来形容悠闲舒适的天然形成的生活环境。- 成语出处:《南齐书・孔稚珪传》: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或问之曰:‘欲为陈蕃乎?’稚珪笑曰:‘我以此当两部鼓吹,何必期效仲举。’ 
- 千部一腔- 成语解释: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 
 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至于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开口‘文君’,满篇‘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终不能不涉淫滥。 
- 十部从事- 成语解释:形容辅助官吏很多。 -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刘馥传》裴松之注引《晋阳秋》: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