壅在中间的成语(共5个)
-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 成语解释:壅:堵塞。 
 细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终将汇合成为大江大河。比喻对细小或刚刚萌芽的问题不加注意或纠正,就会酿成大的问题。- 成语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观周》:“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 
- 口壅若川- 成语解释:《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后因以“口壅若川”喻禁舆论之害。-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 川壅必溃- 成语解释:壅:堵塞。 
 溃:决口,堤岸崩坏。
 堵塞河流,会招致决口之害。比喻办事要因势利导,否则就会导致不良后果。-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上》:“邵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必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水壅而溃,伤人必多- 成语解释:壅:堵塞;溃:河堤决口。 
 河水一旦决口,伤害的人必然更多。比喻拒绝纳谏,堵塞言路,所带来的害处会更大。-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 掏沙壅河- 成语解释:壅:堆塞。 
 比喻不毫无用处。- 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救边》:不一命大将以扫丑虏而州郡稍稍肖役,连连不已。若排糠障风,掏沙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