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在中间的成语(共124个)
胜残去杀
成语解释: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便可废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
晓风残月
成语解释:拂晓时的清风;残余的月影。指天明时的景色。形容冷落清凉的意境。也形容歌妓的清唱。残月:天将亮时的月亮。
成语出处:宋・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抱残守阙
成语解释:①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②谓笃守古学古道。③喻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坚持着做。
成语出处: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顾炎武》:“二君以瑰异之质,负经世之才……岂若抱残守阙之俗儒,寻章摘句之世士也哉?”阙,一本作“缺”。
虎口残生
成语解释: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得生。
成语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烦你们拜上小姐,说我铁中玉虎口残生,多蒙垂救,高谊已足千古。”
凶残成性
成语解释:凶恶残暴成了本性。形容极其凶狠残暴。
互相残杀
成语解释:彼此之间互相残酷地厮杀。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天下之人,互相残杀。”
苟延残息
成语解释:苟延:苟且延续;残息:临死前残存的喘息。
指勉强维持生命。成语出处:宋・朱熹《乞追还待制职名……》:“方敢冒昧,今虽苟延残息,终是不堪异日使令。”
苟留残喘
成语解释:苟:苟且,勉强;残喘:临死前的喘息。
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成语出处:元・高明《琵琶记・蔡婆埋冤五娘》:“奴家自把细米皮糠逼逻吃,苟留残喘。”
贪残无厌
成语解释:厌:满足。
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成语出处:元《宋史・王全斌传》:“而罔思寅畏,速此悔尤,贪残无厌,杀戮非罪,稽于偃革,职而玩兵。”
败鳞残甲
成语解释:败:毁坏。
残败零碎的鳞甲,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成语出处:宋・张元《咏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保残守缺
成语解释:①指汉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之言。后常用以比喻泥古守旧,不知改进。②指保藏残缺的古籍文献。
成语出处:《汉书・刘歆传》:“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妒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
补残守缺
成语解释:残:残缺,不完整;缺:残破。
舍不得扔下残缺陈旧的东西。形容思想保守。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哀帝纪》:“至于国家大事,则幽冥莫知其原,然犹补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忘服义从善之公心。”
除残去秽
成语解释:残:残暴。
秽:污秽,比喻恶势力。
清除社会上的残暴、腐朽势力。成语出处:《后汉书・梁统传》:“仁者爱人,义者政理,爱人以除残为务,政理以去乱为心。” 汉・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待。”
断雨残云
成语解释:比喻男女恩爱中绝,欢情未能持续。
成语出处:清・洪昇《长生殿・献发》:“想春游春,从晓和昏,岂知有断雨残云。”
除残祛暴
成语解释:除:去掉;祛:除去;暴:凶暴。
铲除残暴。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专一除残祛暴,济困扶危。”